,不由得失声叫道。
崇祯皇帝拍了拍手,目光灼灼的盯着黄得功,一字一句的开口重复说道:“朕说过,无论爱卿所言何事,朕皆可信!”
闻言,黄得功心神荡漾,几乎不能自已,他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位崇祯皇帝一般,用不可置信的眼光盯着冲着他露出信任微笑的崇祯皇帝,不禁热泪又要涌出眼眶。
“陛下……陛下!臣何德何能,能够受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就是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也难报陛下恩情之万一啊!”黄得功又重重跪倒,眼含热泪的大声说道。
“哎,不是叫你不要跪了嘛!靖南伯,快请起,坐着回话!”崇祯皇帝有些无奈的又叫这名猛将起身。
然后崇祯皇帝又开口询问道:“那依你所看,如今哪位藩王最有可能登基为帝啊?”
沉默了片刻,黄得功心中思虑良久后,开口道:“回陛下,臣认为是现在正处于淮安府内的福王朱由崧殿下最有可能!”
“虽然应天府内诸大人有些拥立潞王殿下,有些拥立桂王殿下,但若是凤阳总督马士英联合我等三个最大的军镇,一起拥立福王,在现在北有大批建奴八旗和流贼军队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势必会倚重我等武官,所以,福王殿下入主大内的肯定性最大!”
听罢黄得功的分析,崇祯皇帝不由得对这个外表粗犷内心细腻的武将另眼相看。
看着对面这个一脸虬髯的造型和有着细腻头脑的黄得功,这让崇祯皇帝一刹那之间有些恍神。
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前世,身为太宗皇帝之时,手下也有一员心腹猛将,也是勇猛过人,也是手持钢鞭,也是心思细腻。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尉迟敬德了!
恍惚中,千年的时空互相交汇重叠,眼前黄得功的面孔逐渐变得模糊起来,似乎换成了自己记忆中的那名与自己形影不离,神勇无比的尉迟敬德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