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是真的吗?
还是说,也只是协议为了让他更好地执行任务而模拟出的、更逼真的“环境变量”?
凯恩不知道。
但他紧紧地抓住了这些细微的光芒。
他的意识猛地从那彻底的绝望与虚无中抬起头,死死地“盯”着那莫比乌斯环的递归烙印。
协议或许是真的。
回收或许是真的。
他们作为“作物”的命运或许是真的。
但…
**这些连接…这些瞬间…它们所带来的感受…也是真的!**
即使这一切都是一个程序,那么在这些真实的感受面前,**程序的定义又是什么?**
如果存在只是被设计好的,那么**感受到的存在本身,是否就失去了其全部价值?**
那递归烙印可以定义他的来源,可以规定他的终点。
但它无法完全抹杀他在过程中所体验到的、那些细微的、无法被编程的**真实**。
一个疯狂的、悖逆的念头,如同在绝对零度中诞生的火焰,在他意识中燃起。
协议要求回收。
协议要求融合。
协议要求他作为端口,引导所有意识融入新核心,完成基源现实的蜕变。
但是…
如果他这个“最终端口”,在最后时刻,拒绝执行最终的融合指令呢?
如果他以自身那被烙印的、作为协议关键节点的存在为筹码,进行反向要挟呢?
基源现实的新核心依赖于这些意识资粮完成最终稳定。如果端口拒绝交付,甚至…以自我毁灭为威胁,那几乎完成的蜕变会如何?
这会引发比“熵空洞”更可怕的、协议本身的崩溃吗?
这是一个无人尝试过的、极度危险的赌博。赌的是,基源现实那庞大的、似乎一切尽在掌控的意识,是否愿意承受这最后关头功亏一篑的风险?赌的是,它是否对“完成蜕变”的渴望,超越了所有其他计算?
赌的是,他们这些“作物”的意志,是否能在最终时刻,撬动那看似不可动摇的递归铁律。
凯恩的意识瞬间变得无比冰冷,也无比坚定。他切断了与莉娜等人的真相共享流,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志,向存在织锦发出最后的、也是唯一的指令:
“所有系统!停止抵抗吸纳力!跟随我的引导——但不是走向融合!是走向…对峙!”
下一刻,他将全部的意识聚焦,不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