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无其他东西。若是娘娘不放心,臣妾可以先尝。”
说着,她拿起勺子舀了一口,慢慢咽下,目光坦然地看着马皇后。
马皇后盯着她看了半晌,见她确实没异样,才接过碗,小口喝了起来。姜茶的辛辣混着陈皮的微苦,竟真的压下了些反胃的感觉。
“还不错。”马皇后放下碗,语气终于温和了些,“你有心了。”
“能为娘娘分忧,是臣妾的本分。”李萱适时地低下头,表现得恭顺又不失分寸,“只是臣妾刚才进来时,见廊下血迹未干,想来是宫女们伺候不周惹娘娘生气了。其实她们也不是故意的,只是……”
“只是什么?”马皇后挑眉。
“只是臣妾听说,负责伺候娘娘饮食的张嬷嬷,昨天娘家捎信来说她儿子病了,她心里着急,怕是没顾上细查食材。”李萱语气诚恳,“娘娘您宽宏大量,不如饶了她们这一次?也显得娘娘仁慈。”
她知道张嬷嬷的儿子确实病了,也知道马皇后虽然暴躁,却极好面子,尤其喜欢被人夸“仁慈”。第22次轮回,就是这个张嬷嬷,因为儿子的病被郭宁妃抓住把柄,逼着她在马皇后的药里加了东西,最后被灭口,死的时候眼睛都没闭上,舌头吐得老长,那副惨状李萱至今记得。
马皇后果然沉吟了片刻,摆了摆手:“算了,看在你的面子上,这次就不追究了。让张嬷嬷先回去看看儿子,差事交给别人暂代。”
“娘娘圣明。”李萱屈膝行礼,心里松了口气。这一步,算是走对了。保住张嬷嬷,不仅能少一个被郭宁妃利用的棋子,还能卖马皇后一个人情,何乐而不为?
正说着,殿外传来太监的唱喏:“陛下驾到——”
李萱心里一动。来得正好。
朱元璋走进来时,身上还带着淡淡的硝烟味,显然是刚从演武场回来。他穿着身玄色劲装,领口敞开着,露出结实的锁骨,手臂上的肌肉线条流畅,和后来那个沉稳威严的帝王相比,多了些少年气的凌厉。
这是第49次轮回,她和他的第一次见面。
“皇后身子好些了?”朱元璋走到马皇后身边,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目光扫过桌案上的姜茶,又落在李萱身上,眼神里闪过一丝探究,“你是……承乾宫的萱嫔?”
“臣妾李氏,参见陛下。”李萱屈膝行礼,头低得恰到好处,既显恭敬,又不会让人觉得畏缩。她能感觉到他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带着审视,带着好奇,和第48次轮回时那种掺杂着复杂情感的眼神截然不同。
“是你给皇后炖的姜茶?”朱元璋拿起空碗闻了闻,“味道不错。”
“能得陛下称赞,是臣妾的荣幸。”李萱的声音放得柔了些,却没像其他嫔妃那样刻意讨好,“只是些家常手艺,让陛下见笑了。”
马皇后在一旁笑道:“萱嫔这孩子倒是心细,知道本宫难受,特意送来姜茶,还替那几个不懂事的宫女求了情,是个善良的。”
朱元璋挑了挑眉,看向李萱的眼神多了些欣赏:“哦?你倒会做好人。”
“臣妾不是做好人。”李萱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上他的视线,“只是觉得,宫女们也不容易,娘娘仁慈,想必也不愿因小事动怒伤了胎气。”
她这话既捧了马皇后,又暗合了朱元璋不愿马皇后动气的心思,可谓一举两得。
朱元璋果然笑了,那笑容冲淡了他身上的戾气,显得温和了许多:“你倒是会说话。既然你替她们求了情,那这赏,也该给你。”他转向李德全,“传朕的话,赏萱嫔锦缎十匹,白银百两,再把朕上次猎的那只白狐皮送来,给她做件披风。”
“谢陛下恩典。”李萱屈膝谢恩,心里却清楚,这赏赐既是恩宠,也是试探。朱元璋从来不会平白无故赏人,他这是在看她如何接这份礼,如何应对后宫的嫉妒。
果然,马皇后的眼神闪了闪,语气带着笑意,却藏着刺:“陛下倒是偏心,萱嫔刚入宫没多久,就得了这么些好东西,怕是要让其他妹妹们眼红了。”
“皇后说笑了。”李萱适时地谦虚,“臣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