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内应的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死伤众多,鲜血染红了街道。
朱棣看着眼前顽强抵抗的叛军,心中焦急:“这些叛军怎么如此顽固,难道朱雄英给了他们什么好处,让他们如此拼命?”
副将挥舞着长刀,大声回应:“王爷,叛军似乎收到了死命令,要拖延时间等待藩王进城。我们必须尽快突破他们的防线。”
朱棣咬咬牙,目光坚定:“传我命令,弓箭手准备,集中火力射击叛军前排,为步兵冲锋开路。”
一时间,箭如雨下,叛军前排纷纷倒下。朱棣趁机率领步兵发起冲锋,终于突破了叛军的一道防线。
朱标这边,太子亲军虽然作战勇猛,但毕竟训练时间较短,在与叛军的对抗中逐渐有些吃力。
“殿下,将士们有些疲惫了,叛军攻势太猛。”谋士担忧地说道。
朱标眉头紧皱,看着战场上的局势,心中暗自思忖:“不能让朱棣看扁了,本太子一定要稳住局面。”
“传我命令,让后军上前替换,保持进攻势头,绝不能让叛军有喘息之机。同时,派人去联络朱棣,让他从正面加大进攻力度,我们前后夹击。”朱标迅速下达命令。
然而,朱棣收到朱标联络后,心中却暗自思量:“朱标这是想让本王当炮灰,消耗叛军实力,他好坐收渔利。哼,没那么容易。”
朱棣嘴上答应朱标会加大进攻力度,却暗中保留了一部分实力,只让前锋部队加强攻击。
此时,京城外藩王的军队仍在试图突破城门。城门守将指挥士兵顽强抵抗,城墙上不断有石块、箭矢落下,砸向藩王军队。
“王爷,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内应那边还没有消息,我们无法打开城门。”将领焦急地说道。
藩王脸色阴沉:“继续派人联络,同时加大攻城力度,不能让朝廷军队有机会腾出手来对付我们。”
而在后宫,孙贵妃率领侍卫四处搜寻逃跑的嫔妃。
“娘娘,您放心,就算掘地三尺,臣妾也会把她们找出来。”孙贵妃一边搜寻,一边安慰李萱。
李萱心中隐隐觉得不安:“孙贵妃,一定要尽快找到她们。本宫总觉得她们逃跑背后有更大的阴谋。说不定与朱雄英和藩王的计划有关。”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来报:“娘娘,孙贵妃,我们在花园假山处发现了一些可疑脚印,似乎往御膳房方向去了。”
孙贵妃眼神一凛:“走,去御膳房看看。”
与此同时,朱元璋在宫中得知朱棣和朱标在战场上的微妙关系,心中不悦。
“这两个逆子,在这关键时刻还想着争权夺利,不顾大局。”朱元璋暗自恼怒。
“陛下,如今京城局势危急,您看是否要派人去协调他们的行动?”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问道。
朱元璋思索片刻:“传朕旨意,命监察御史前往战场,监督朱棣和朱标,让他们以大局为重,全力平叛。若有违抗,军法处置!”
不知监察御史前往战场后,能否协调朱棣和朱标全力平叛,藩王能否在内应协助下突破城门,孙贵妃在御膳房能否找到逃跑的嫔妃,又会发现什么惊人秘密。大明王朝在这战局胶着起波澜、后宫朝堂危机伏的时刻,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席卷而来。
监察御史领命后,火速赶往战场。他来到朱棣军中,严肃地传达朱元璋旨意。
“燕王殿下,陛下有旨,命您与太子殿下以大局为重,全力平叛,不得有任何私心。若有违抗,军法处置!”监察御史高声说道。
朱棣心中虽有些不满,但也不敢违抗旨意,只得说道:“御史大人放心,本王定会遵从陛下旨意,与太子携手平叛。”
监察御史又来到朱标军中,同样传达了旨意。朱标心中一凛,知道不能再与朱棣暗自较劲,说道:“御史大人回去转告陛下,本太子定会全力以赴。”
在监察御史的监督下,朱棣和朱标开始真正配合起来。朱棣率领北方军团从正面猛攻,朱标则指挥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