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时提到过‘云间鹤’,似乎是与某位大臣相关的暗语,但小人不知具体所指何人。”
李萱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索:“云间鹤?这到底代表着哪位大臣呢?”她看向孙贵妃,说道:“孙贵妃,你立刻派人去查,看看朝堂上哪位大臣与‘云间鹤’有关联。”
孙贵妃点头:“是,娘娘。臣妾这就去办。”
李萱又看向众人,严厉地说:“你们最好再好好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线索。若能提供更多有用信息,本宫说话算话,定会从轻发落。”
与此同时,在朝堂上,朱雄英被废的消息传开后,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震动。那些原本与朱雄英来往密切的大臣,心中开始慌乱。
“大人,朱雄英已被废,我们会不会被牵连啊?”一位大臣焦急地问另一位看似沉稳的大臣。
沉稳的大臣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现在说这些为时已晚。我们必须想办法撇清与朱雄英的关系,否则一旦被陛下察觉,我们都将大祸临头。”
“那我们该怎么办?”焦急的大臣问道。
“先静观其变,看看形势。同时,我们要在朝堂上表现得更加忠心耿耿,让陛下相信我们与朱雄英的所作所为无关。”沉稳的大臣说道。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朱棣已经开始留意这些大臣的举动。朱棣深知,朱雄英背后肯定有朝堂势力支持,必须尽快找出这些人,以免他们再生事端。
“谋士,朱雄英被废,他背后的朝堂势力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你去调查一下,看看哪些大臣与朱雄英来往密切,且近期有异常举动。”朱棣对谋士说道。
谋士点头:“是,王爷。属下这就去办。不过,此事需要小心谨慎,这些大臣肯定会有所防备。”
朱棣微微点头:“嗯,你做事本王放心。一定要尽快查清,我们好提前应对。”
而在东宫,被废为庶人的朱雄英心中充满了怨恨。他坐在简陋的房间里,咬牙切齿地说:“朱棣、李萱,你们给本王等着。本王不会就这么算了,总有一天,本王会让你们付出代价。”
他的谋士在一旁劝说道:“殿下,如今您已被废,形势对我们极为不利。我们必须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您不要冲动,以免再次招来灾祸。”
朱雄英微微皱眉:“本王知道。只是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对了,你去联络我们在朝堂和后宫的残余势力,看看他们是否还愿意效忠于本王。”
谋士犹豫了一下:“殿下,如今您已失势,恐怕……恐怕他们会另寻出路。不过,属下会尽力一试。”
不知李萱和朱棣能否查出与朱雄英勾结的大臣,朱雄英的残余势力是否会在朝堂和后宫再次兴风作浪,而朱元璋又会如何进一步整顿朝堂和后宫,以防止类似的争斗再次发生。大明王朝在这后宫审讯寻线索、朝堂暗潮又涌动的时刻,局势愈发错综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孙贵妃领命后,立刻安排亲信在朝堂上下展开调查。他们四处打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试图找出与“云间鹤”相关的大臣。
“大人,我们查了一圈,发现礼部侍郎王大人平日里喜欢以‘云间居士’自称,且近期与朱雄英的来往似乎颇为频繁。”一名手下向孙贵妃汇报。
孙贵妃心中一动:“看来这个王大人很有嫌疑。继续深入调查,看看能否找到确凿证据,证明他与朱雄英勾结。”
与此同时,朱棣的谋士也有了新发现。
“王爷,经过调查,我们发现除了礼部侍郎王大人,还有工部尚书赵大人与朱雄英来往密切。而且,在朱雄英被废后,这两位大人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暗中却频繁与一些官员聚会,似乎在谋划着什么。”谋士向朱棣汇报。
朱棣微微皱眉:“看来这两人很可能就是朱雄英在朝堂上的重要支持者。他们肯定不会甘心朱雄英被废,说不定正在策划反击。谋士,我们要先下手为强,想办法收集他们勾结朱雄英的证据,然后呈给父皇,让父皇将他们一网打尽。”
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