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死死守住防线,不让蒙古死士前进一步。
“不能让他们冲出去,一定要将他们全部歼灭!”高手大声喊道,手中的剑挥舞得虎虎生风,接连砍倒几名蒙古死士。
然而,蒙古死士们也十分凶悍,不断有人冲上来,局势一时陷入胶着。密道内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溅满了墙壁。双方都在为了各自的目的,进行着一场生死较量,而这场较量的结果,将直接影响着皇宫的安危以及整个局势的走向。
孙贵妃和李淑妃匆匆赶到李萱宫中,将余妃等人联名上书弹劾她的事告知。
李萱听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哼,这群人还真是不死心。在这紧要关头,还想着争风吃醋,妄图扳倒本宫。”
孙贵妃担忧地说:“妹妹,虽然你平时行事公正,但余妃等人的弹劾奏章一旦呈到陛下手中,恐怕会影响陛下对你的信任。”
李淑妃也附和道:“是啊,姐姐说得对。妹妹还是要小心应对才是。”
李萱微微点头,说道:“姐姐们放心,本宫心中已有计较。余妃等人此举,不过是自寻死路。如今陛下正为蒙古之事焦头烂额,她们此时呈上弹劾奏章,只会让陛下觉得她们不识大体。”
李萱心中暗自思忖,这或许是个彻底整治后宫、树立自己绝对权威的好机会。“姐姐们,你们去暗中收集余妃等人平日里的恶行证据,尤其是与郭宁妃家族勾结的蛛丝马迹。等陛下看到这些,就知道她们的真正目的了。”
孙贵妃和李淑妃听后,恍然大悟。孙贵妃说道:“妹妹果然高明,如此一来,不仅能化解这次危机,还能让陛下看清她们的真面目。”
李淑妃也点头称赞:“对,让她们偷鸡不成蚀把米。我们这就去办。”两人领命而去,李萱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自信。她知道,只要处理得当,这次后宫风波不仅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成为自己巩固地位的契机,只是不知在这过程中,还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而自己回到现实世界的计划又会因此受到怎样的推动或阻碍。
密道中的战斗愈发激烈,虽然大明的高手和士兵占据一定优势,但蒙古死士们负隅顽抗,局势依旧危险。就在这时,朱棣得知密道战事胶着,亲自率领一队精锐赶来支援。
“兄弟们,随本王杀,绝不能让这些蒙古贼子得逞!”朱棣手持长剑,一马当先冲入战场。
朱棣的加入,瞬间让局势发生了变化。蒙古死士们见势不妙,开始有些慌乱。“大家稳住,不能退!”蒙古死士首领大声呼喊着,但声音中已透露出一丝绝望。
朱棣剑法凌厉,所到之处,蒙古死士纷纷倒下。在朱棣和众人的合力攻击下,蒙古死士渐渐抵挡不住,死伤惨重。
“王爷,这些蒙古人快不行了!”一名士兵兴奋地喊道。
朱棣大喝一声:“乘胜追击,一个都别放过!”经过一番激战,蒙古死士终于被全部歼灭。
朱棣看着密道中横七竖八的尸体,心中松了一口气。“立刻清理战场,检查密道,确保没有遗漏的敌人和隐患。”朱棣知道,虽然此次成功击退了蒙古死士,但密道危机并未完全解除,还有很多后续工作要做。同时,他也担心边境战事,不知徐达和常遇春那边战况如何,而李萱在后宫是否能顺利应对余妃等人的发难,这一切都让他牵挂不已。
余妃等人觉得时机成熟,便将弹劾李萱的奏章呈递给了朱元璋。朱元璋此时正因蒙古之事心烦意乱,看到奏章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这些嫔妃真是不知轻重,此时呈上这样的奏章,成何体统!”朱元璋愤怒地将奏章扔在地上。
就在这时,李萱得知奏章已呈给朱元璋,便带着孙贵妃和李淑妃收集的余妃等人的恶行证据来到御前。
“陛下,臣妾听闻有人弹劾臣妾,特来向陛下请罪。但在请罪之前,臣妾有一些证据,想呈给陛下过目。”李萱不卑不亢地说道。
朱元璋眉头紧皱,说道:“呈上来。”
李萱将余妃等人与郭宁妃家族勾结、在后宫为非作歹等证据呈给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