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十来天。
陈湛还是先去了四民拳社,当初答应了耿旭,四民拳社的血脉要留下,如今再走到胡同口。
三棵枣树依旧耸立,嫩叶发芽,但物是人非了。
上次的老头也没见到。
陈湛径直走进去,刚入胡同已经听到四民拳社内动静,哭声影影绰绰,带着白五进去,四民拳社内缟素挂起,没大张旗鼓,人也很少。
朱冉听到动静,回头看到陈湛,有些惊讶。
耿旭从金楼回来便交代后事,将门中弟子解散,非核心弟子大部分散去。
几个亲传弟子,以及从小收养的弟子不会走,那是四民拳社的香火。
最后交代朱冉,日后陈湛上门,四民拳社想要延续下去,一切听从陈湛吩咐。
但没想到陈湛十来天都没来。
仿佛将四民拳社忘了。
陈湛走过去,几个披麻戴孝的弟子正在上香,今天耿旭头七。
陈湛也带白五上一炷香,耿旭生前做了不少错事,不过死前悔改,死后一笔勾销也不为过。
算起来,两人同辈,又同是刘兰奇徒孙,关系太近。
白五是他徒弟,跪下磕头,又上香。
完事之后,陈湛留白五与耿旭几个亲传弟子说话,他与朱冉去屋内谈话。
“你们有什么打算吗?”陈湛看着面前大汉,他武功不差,距离化劲也不远了,形意火候很深。
“耿师兄死前交代了,听您吩咐。”朱冉摇摇头道。
“行,你门中还剩下几个弟子?”
“算上我,还有七人。”
“有牵挂吗?”
“没有,都是从小养大的,有家有业的已经遣散了。”
朱冉如实说,武馆弟子大多各有家业,交钱学本事,有些得不到真传,但有师承名分和一身功夫,也能在江湖混口饭吃。
悟性天资好的,得了真传,还能立自己的基业。
形意、太极两大内家拳,之所以有如此多门派武馆,按不同姓氏划分,就是这个原因。
出师的徒弟,不必再跟着师父,可以自己建功立业。
不过耿旭的四民拳社,没有能出师的徒弟。
只有他自己和师弟朱冉,苦苦支撑。
“那你们收拾一下,搬去顺成八卦馆,过段时间一起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