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快去!这是军令!”
刘招孙说罢,也不多解释,吹响竹哨,召集骑兵营集合,掉头回去围歼那些还在顽抗的巴牙剌。
两黄旗的巴牙剌共计五百多人,他们是这次夜战的核心,第一轮神火飞鸦攻击后,他们就开始组织弓手对明军进行反击,接着便遭受第二轮、第三轮打击。明军的这些火器虽然威力不大,真正被炸死的人其实并不多,不过它们对军心士气造成的影响却不容忽视。
等到明军骑兵开始进攻后,巴牙剌便命令弓手进行还击,这支骑兵不要命的打法让旗中勇士很不适应,他们不计伤亡,死伤无数后终于在大阵薄弱的侧翼撕开一个缺口。
接着,那支让各旗都闻之色变的土司兵从夜幕中杀了出来,成为压垮两黄旗的最后一根稻草。
也并非全部甲兵都掉头逃走,最后有八百多悍勇之辈留下,选择与明军血战到底。
刘招孙很清楚,如果不把这一千三百多人全部消灭,大军继续追击就会被人包了饺子。
两黄旗精锐虽然溃败,南岸大营至少还有三万后金兵。
这些后金兵不能夜战,肯定会死守不出,等待天明再反杀开原兵。
刘招孙计划先将北岸这支巴牙剌消灭,再去东门解救浙兵。
最后,合兵一处,与建奴决战。
当然,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快。
哪怕是死,他也要让努尔哈赤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打马来到白杆兵阵侧翼,抬头望见秦邦屏正率白杆兵与巴牙剌血战。
白杆兵排成严密阵列,用白杆长枪一步步将白甲兵向浑河逼去。
只有少部分白甲兵突破包围,逃到了浑河对岸。
刘招孙还在犹豫要不要把骑兵全部压上去帮白杆兵尽快扫清残敌。
这时,南岸蒙古人忽然传来一片惊呼。
刘招孙策马望向南岸,只见数千林丹汗骑手,陷入一片无边无际的火海之中。
一片火把组成的海洋中。
正蓝旗的甲兵阻断浮桥退路,将这些冒进的蒙古人全部堵在了南岸。
他们过桥时便失去了建制,队伍混乱不堪,突然遭受袭击,又一溃千里。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刘招孙不能不管这支坑爹的盟友。
因为林丹汗承诺亲率四十万大军增援浑河,明日便到。
他不能不救林丹汗的人。
四十万没有,四万总该有的。
刘招孙很清楚,打到最后,这支骑兵是能左右浑河血战的生力军。
“李昱辰,赶紧派骑兵过桥策应蒙古人,冲杀正蓝旗甲兵,让他们撤回来!”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