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例,本来末将岳父,杨大人准备给末将购买些耕牛食用,结果发现牛肉三天一个价格,被迫换成了羊肉······”
刘招孙没有说完,熊廷弼已经明白他要说什么了,神色严肃道:“所以,辽饷也好,其他九边兵饷也好,最后大头都落在了总兵和商人手中,军士越来越穷,百姓也”越来越穷·····”
客兵麋集于几座小城,银子都让那些奸商和总兵赚去了,朝廷还得不断砸钱,花了钱就怕师老饷匮,钱花光了,士兵战斗力没了,于是朝廷大佬们催促尽快作战,于是就是一波波送。
这种挑水填井的策略,当然不能平辽,最后只会养肥一群军头和奸商。
“那你说说,你的粮食和兵源是什么?”
刘招孙沉默片刻,终于亮出了他的底牌。
“回大人,末将的人心便是以华变夷,”
“末将的粮食和兵源便是抑制兼并,重商重农,”
熊廷弼茫然望向刘招孙,半晌才道:
“以华变夷?”
“所以你许诺城中各族贸易,而不去斩杀那些女真、蒙古人?这便能以华变夷?”
刘招孙没想到熊廷弼早知此事,点头后又是摇头。
“大人明鉴,末将以为,辽事大坏,表面在清河、抚顺之败,在辽饷匮乏,客兵难继,其实是在卫所,在乡野,在州城以下,这些地方,皆被建州女真渗透的千疮百孔了,而这才是辽东根基,”
熊廷弼没过后世某位教员著作,他只是这个时代的文官精英,听到乡野、卫所,只是一脸茫然。
“南北卫所,皆已糜烂,辽东更是如此,莫非你想重整辽东卫所?”
刘招孙缓口气,继续道:
“太祖之制,本来便十分完备,只是土地兼并,军将私肥,末将无力改变辽东卫所,不过开原辖内的三万卫、辽海卫、铁岭卫,可由末将整顿,经略若能支持末将,便·····”
熊廷弼沉默不言,刘招孙这话的意思,是要重新分田,和开原周边缙绅土豪为敌,这是要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了。
“经略大人,”
刘招孙忽然语速放缓。
“辽事恐继续败坏,末将觉得,那辽沈怕也是不保,末将愿坚守开原,立于外番之中,以圣人之言,教化蛮人,徐徐图之,若后金有变,或可再言扫穴犁庭,不过在此之前,还望经略全力支持开原,无惧流言。”
熊廷弼脸色渐渐变得难看,说到底还是要问他要银子。
刚才听刘招孙说辽饷之弊,整顿卫所,熊廷弼还觉得有些道理,什么教化蛮人,后金有变,就简直是天方夜谭。
“哦,教建奴读《论语》《尚书》?”
刘招孙尴尬一笑,解释道:
“改革卫所只是一面,风俗教化也不能忽视,教化也不只限于诵读四书五经,辽人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