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位便是新科进士袁崇焕吧,不知对平辽有何高见?”
“扑街仔!走开啦?唔在打酱油啦。”
半个时辰后,外出打酱油的袁崇焕通过内阁推选,被火线提拔为开原兵备道,即日随宣武将军、开原总兵刘招孙走马上任。
诗曰: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虫。
次日,卢公公带着魏忠贤和司礼监几个小太监,押送十几辆马车,将二十五万两银子拉到了左安门瓮城。
刘招孙和康监军一起清点完银子,给卢受和魏忠贤各送了两千两。
魏忠贤拒绝要钱,他说他每月例钱有三两,不缺钱花,刘招孙在开原啥都没有,他要是收了就是没良心,要天诛地灭。
刘招孙好说歹说,最后说破了脸,赌气说不收就是看不起他这个小弟,再说有了银子才能在京师活动,才能更好帮助开原。
康应乾也在旁边劝说,说这银子到了辽东也无用,就当是先存在魏公公这里。
好说歹说,魏忠贤最后只收了五百两,剩下的一千五百两死活不要。
卢受却是喜笑颜开全收了。
当日,康应乾又给方从哲和兵部尚书黄嘉善各送三千两,和两位大人聊了聊京师趣闻,两位大人一番推辞后,都收下了。表示以后开原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让刘招孙在开原放手去干,不要在乎那些浮言,那些只会咬人的言官更别理他们……于是刘招孙头破血流换来的二十五万两银子还没出京,便少了一万两。
这还没算户部,刑部,工部,言官各位老爷……
当然也有好消息。
经过刘招孙调和,两位公公不再是你死我活,而是结成了同盟。
刘招孙拿出写好的字条,向两位公公询问他想结识的人,看看这些人否在京城。
卢受看了字条摇摇头,笑着说,南北镇抚司锦衣卫,平时只是监视京师百官,不会过问普通百姓。不过这名单里怎么还有佛郎机人?
“徐霞客,汤若望,徐光启,宋应星……”
魏忠贤接过那张密密麻麻写满人名的字条,眯缝眼睛读起来,忽然道:
“贤弟,这个徐霞客是个奇人,说是变卖掉一半家产,四处游历,刚去了天津,这个宋应星咱家也听过,是个落第举人,会试后没来得及走,前些时日鄱阳湖闹匪患,京师至江西道路断绝,他和兄长宋应升贫困潦倒,住在西南城隍庙,想必是能找到的。”
刘招孙有些失望,他写了几十个万历一朝的各领域人才,没想到只有宋应星一人在京师。
瓮城附近遍布皇上的密探,刘招孙不敢留两人太久,匆忙将他们送出瓮城,临走时叮嘱,请他们帮忙尽快找到此人。
康应乾不认识宋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