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毯子和枕头是全新的。在老屋里,歇息,可总是睡不着,他总是想起半个世纪前的事,一幕幕,仿佛就在今天,就在眼前。将军妻子陪着他,看他兴奋的样子,劝他道:你都走了大半天的山路,眯一会吧。
王将军说:我当然想打个盹,哪怕是几分钟,可往事一幕幕的,象放电影一个,展现出来,太激动了。
下午,王将军在王队长等乡亲的陪同下,在安子坪四处转转。他们经过一片楠竹林,登上几步石梯,就是一块石坝,里面是三合面的老木屋。他站在石坝上,突然在脑海浮现了一个画面:那是一场婚宴,大地主家办大喜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那姓冉的大地主派人四处寻找小王,扬言要好好收拾他。王将军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仇恨旧社会的种子。
王将军想起小时后在这冉家大院里的一些遭遇,铭心刻骨。虽然这冉家的主人早已作古,但他留给自己的永远是个噩梦,一个旧社会的残酷无情的真实写照。在逆运中,在惊慌失措中,离开了这安子坪,离开了天天都能见到的神石,方能有机会参加了红军,真是“祸兮福所倚”。
王将军说起这冉家院子的往事,让王支书想到了村委会的冉主任。他就是到处寻找小王的那位大地主的孙子。冉主任走到王将军的跟前,红着脸,结结巴巴地跟王将军道歉:王将军,对不起,我替我死去的爷爷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他们把你害苦了。大人有大量,你就原谅我们冉家吧。
王将军却说:那是一个时代的悲剧,那是一个社会的不公,那不是个人的问题,就是记账也不该让后代来还账。都过去半个多世纪了,我们只能把新旧社会作比较,鼓励大家向前看,而不是去说道个人的恩恩怨怨。
王支书连声说:对对对,王将军说得太好了,我们都要往前看,不去翻旧账了。过去的让他永远过去吧。
王将军来到王队长家门口,问起王队长的家庭,王队长如实介绍了自己的家人。他先介绍了自己。王队长以前在二十多岁就做了全乡最年轻的大队干部,因为妻子是地主子女,便降为队长,一直当到现在。女儿王丽,跟本队的知青结了婚,现在住在县城里。女婿当了一个局的副局长。幺女不好过,远嫁到河南一乡下,因为幺女婿爱喝酒打牌,好吃懒做,两人性格不合,已经离婚回来,住进县城,靠做点小生意维持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很多时候靠大姐支持。独生儿子结婚成家后,也住进县城,在一家企业做保安,媳妇在企业打工,维持四口人的生活。我们老两口还年轻,务农为生,有时候,进城顺便给三个子女带点土特产。
王将军称赞说,你一家还可以,三个子女都进了城,叫他们好好干,争取扎下根来,让后代也做城里人,过着美满的日子,幸福的生活。我们老一辈人吃苦也没有白吃。
王将军还问了一下王支书的家庭情况。王支书伸手了山下一公里外的那片梯田,说那田边的那个独家小院就是自己的家。大孩子是个儿子,在本村小学读完小学到初中,没有考上高中,就回家务农一年,个子长高了,就跟老乡们一起到广东沿海打工了,一年还能够跟家里寄回一两千元,打杂开销足够了。小的是女儿,现在正在读高中,成绩还可以,但愿她再努力一些,考上大学,就让我们满足了。
王将军也夸他说:儿子有孝心,开始寄钱回家了,女儿学习刻苦,争取靠个大学,更是好事,鼓励她加油。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