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赶紧的起来。”老夫人连忙上前虚扶了王嬷嬷一把,眼眶也跟着她一起红了。
其他几个也被景长宁和大郎扶了起来。
王嬷嬷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眼泪,表情非常难过:“老夫人受苦了。”
又道:“大家都辛苦了。”可是眼睛还是看着老夫人。
老夫人笑里含泪:“你哪里看得出我受苦了?”
王嬷嬷这才认真看了看老夫人的脸:“瘦了一些,黑了一些,……倒是……还挺精神。”
惹得众人都笑了,笑总比哭哭啼啼的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173章入住(第2/2页)
老夫人拍拍她:“别杵得跟门神似的,赶紧的让我们进出,我看看你们选的宅子怎么样?”
几个孩子早就被春桃带着跑了进去,根本就没有绕村子,提前来的车夫和护卫也过来把车马都往里面引。
左尊右卑,王嬷嬷把老将军和老夫人往左边的宅子引,两间宅子虽然并排而建,但却是分开的,原本就是分家后的两兄弟住的。
宅子不像村子里的宅院那般矮小,但也比京城一般的宅子起码矮了两尺,大门两扇对开,门板也不算太高,像老将军这样的大高个,进门都还担心会顶着头。
进了大门两边有两间小小的门房,里面勉强可以放张小床。
再往里就是很通透的一个大天井,天井两边长着两棵不太高,但是树干已经有碗口粗的石榴树,现在树叶依然是翠绿的颜色,天井里的青石板上还长着青苔,不像是久没人住的样子。
“这宅子的主人应该是村子里的富户!”景长宁说。
条石打底,青砖瓦房,整个村子都不常见。
“是的!说是家里出了个读书人当了官,早几年就已经搬到邻县去了,这屋子一直空置着由族人打理,我们也是求上门三次,出了高价才同意卖的。”
王嬷嬷说着购买房子的经过:“村子里可以买的宅子不少,可是宽敞又讲究点的实在不多,大多都是土坯房。”
他们刚刚在屯子绕的时候就看到,建房子多用的是石块、贝壳和沙土混合垒起来土坯房,但是可能多台风的缘故,建的是又矮又窄,顶上压的除了瓦片还有砖头,也就是勉强能住人而已,根本就不讲究什么舒适美观,渔民一年有半年宿在船上,家里都是老人孩子,哪来那么多的穷讲究!
就是现在买的这座宅子,也就是前院和二院三院的正堂几间屋子建得比较高,其他的偏房屋子间数挺多,可每间也都是窄、小、黑,不知道是因为要防风还是防贼,窗棂都做得很高,而且方方正正但是很小,采光很差。
前院三间正房最高也最宽敞,几间屋子都已经摆设有家具,正堂是按着京里的摆设来,长条案居中靠墙摆放正中央,前面是八仙桌,扶手椅、太师椅俱全,两边下首也有几张椅子摆放很整齐,家具品质虽然不名贵,但是也中规中矩。
东西两屋,都是摆了一张大床后再摆一个柜子摆个箱笼,然后一张小几两张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