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唰唰”写着。
“爸爸,你又在翻译什么古诗词了?”
“不是诗词。”
“那又是经史子集里的哪一本?”
程艾兰自言自语着,说自己也有用法文翻译《论语》的打算。
虽然她现在班里的华人学生会说汉语,却对华夏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差不多都快要丢光了。
但出乎她意料的是,程抱一也并不在翻译华夏古代的经史子集。
“这是方言的文章。”
“方言?”
程艾兰先是一愣,但很快地反应过来,“是不是就是前段时间,报纸上报道的那个方言!那个夺得金棕榈的《霸王别姬》的作者,那个首次拿到星云奖的华夏作家,是不是就是那个‘方言’?”
“除了他,还能是谁呢?”
程抱一面带微笑。
“可是他不是在戛纳吗,他的文章怎么会在爸爸您的手里呢?”
程艾兰疑惑不解。
“这件事就说来话长了。”
程抱一长话短说,简单地讲了一遍前因后果。
程艾兰错愕地两眼圆瞪,特别是当看到文章上醒目的题目时,整个人不由一愣。
“这……爸爸,他这也太大胆了吧,‘大国崛起’这名字取得未免太恢弘太狂妄了吧!”
“只怕这一发表,会惹来不少的非议,但凡内容出一点纰漏,可就是数不尽的批评和嘲讽。”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在看过这开篇还有‘法国篇’以后,就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程抱一不禁感慨道。
“爸爸?”
程艾兰很少见到他对一个人的作品如此地赞赏和敬佩。
“真不愧是能写出《枪炮、病菌和钢铁》的人。”
程抱一自嘲了句,“我都差点忘了,他不单单是一名名作家,还是举世闻名的学者。”
越是这么说,程艾兰就越是好奇《大国崛起》。
程抱一会心一笑,把稿子递了过去,“你也拿去看看吧。”
就在父女二人围绕着《大国崛起》团团转时,米什丽娜·伯努瓦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餐厅里。
左等右等,就是没等来人吃饭,偏偏丈夫没下来吃,去喊父亲吃饭的女儿上了楼也没有下来。
看着桌上丰盛的菜肴,米什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