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国的密探名单、宁国的禁书目录、越国劳动党被处罚记录、明宁军事协议要点……这些情报在朱昭熙的办公桌上堆了半尺高。劳动国际秘书处每天汇总的各国动向,在他们看来或许非常重要,可是朱昭熙对此却不怎么在意。这些动作根本不会影响到朱昭熙的布局。
\"他们还真的是小气,做什么都偷偷摸摸的,难道还真的怕我们虞国海军横跨太平洋去打他们么。明国的锦衣卫渗透商号,宁国查扣印刷品,越国限制政党联系,这些手段改变不了本质。\"朱昭熙嘲笑着这些非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
朱昭熙在准备召开劳动国际大会之前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早就有了针对那些非社会主义国家的策略。
她当时指向墙上的全国地图,充满着豪情,熙洲大陆的广袤土地上只有虞国和南虞国两个国家,人口仅仅七千万,\"虞国现在有5800万人口,熙洲的可耕土地能养活十倍于这个数字的人。
钢铁产量居联邦首位,支撑全面工业化缺的不是科学技术,缺的是足够的工业人口,他们不在乎本国的无产阶级,我们虞国完全可以吸纳过来,帮我们虞国建设国家嘛,我们又不是养不起更多的人口。\"
工业部部长补充了一组数据:现有纺织厂的织机缺口达12万台,煤矿开采因人力不足导致30%的煤层闲置,北方农场的机械化率仅能覆盖40%。\"不是技术跟不上,是人手不够。\"
他坦言,\"科学院设计的新式收割机,因为装配工人不足,量产计划已经推迟了三次。\"
这种现实决定了虞国的战略选择。朱昭熙在会议上明确:\"现阶段我们暂时没有能力搞革命输出了。
那么我们就把心思放在巩固现有成果,提高生产力上。\"她提到劳动国际的成立初衷,\"组织起来不是为了发号施令,是为了创造协作条件。但协作不能只讲奉献,虞国也要有实际收益。\"
这个收益就是人口。按照朱昭熙的指示,在劳动国际会议筹备阶段,虞国劳动党向十七个非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组织发出了邀请函。
这些组织包括明国的纺织工会联合会、宁国的码头工人互助会、洪州共和国的矿工兄弟会等各国还没有太成熟的无产阶级组织。
会议召开前三天,朱昭熙在不其城的会见了这些组织的负责人,开门见山的跟这些人说明了虞国现在的问题。
人口不足,能力边界在那,根本不足以支持他们现在推翻他们国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行动,所以只能用其他办法缓解现在他们这些无产阶级的生存情况,她的提议就是让无产阶级移民到虞国。
她详细说明了移民政策:凡通过无产阶级组织推荐的劳动者,凭身份证明可获得虞国户籍;抵达后由政府分配住房和工作,享受免费教育和医疗;劳动积分制度与本地公民完全一致,累计满1200分可参与农庄或工厂的管理决策。\"
但有一条底线。\"朱昭熙加重语气,\"不得传播反社会主义言论,不得搞小团体特殊化,违反者按《治安管理条例》处理,情节严重的遣送出境。\"
楚国的农场雇工代表提出顾虑:\"我们已经在南洋生活习惯了,离开南洋,离开祖辈父辈的血汗开发的土地,实在有些不舍,相信很多的人都有这个想法。\"
朱昭熙让秘书拿来北方农场的影像资料,画面里拖拉机在田间作业,集体宿舍配备了取暖设备,学校的孩子们在操场跑步。
\"故土情结可以理解,但要看实际境遇。\"她对比了两组数据,楚国雇工的年均口粮是280斤,虞国农民的年均口粮是950斤,还不包括肉类和布匹分配。
宁国码头工人领袖的疑问更具体:\"如果我们大规模离开,宁国政府会不会报复留在国内的亲属?\"
朱昭熙早已准备好应对方案:\"劳动国际将建立亲属托管机制,由第三国的无产阶级组织提供庇护。我们已经和韩国、代国达成协议,接收暂时无法移民的家属。\"这些承诺最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