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同时宣布,将在坤泽城建立 \"生化防护研究中心\",向联邦各国分享基础防护技术,包括防毒面具改良、水源净化方法等,但是关键的材料技术和其他核心技术,虞国则只提供成品,而不会提供设计理论和材料配比。
这些举措算是暂时平息了大明联邦的舆论风波。各国的民间请愿活动逐渐降温,转为 \"监督公约执行\" 的常态化行动。玄中城的议事大厅外,仍有少量民众举着标语,但规模已不及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
但深层的不信任并没有消除,现在在武器方面,虞国可谓是一家独大,之前六大国相互制约的平衡被打破,其他五大强国怎么可能会甘心呢。
明国开始秘密加强军队的生化防护训练,要求每个步兵连配备至少十套重型防护服;越国在南部山区修建了可容纳十万人的地下避难所,储存大量药物与净化设备;宁国的海军则在巡洋舰上加装了毒气检测系统,可实时监测海域内的生化物质浓度。
朱昭熙对此心知肚明。她在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公约只是权宜之计,真正的安全仍需靠实力维持。我们要做的是继续提升这些武器的威慑力,同时加快常规武器的升级,让各国明白,即便不用生化武器,虞国的国防力量也足以自保。\"
她下令加大对生物研究所的投入,重点研发 \"更精准、更可控\" 的生化武器,减少对无辜目标的波及;同时要求科研单位加快内燃机的研发,海军推进铁甲舰的建造,确保常规军力不落后于其他强国。
《玄中城公约》的签署,标志着联邦对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的首次约束尝试,却也埋下了新的隐患。各国在表面遵守公约的同时,都在暗中加强自身的防护与威慑能力,一场没有硝烟的军备竞赛,在平静的表象下悄然展开。
他们不知道的是,虞国在研究生物化学武器只是权宜之计,常规武器也只是权宜之计,她的有生之年很有可能见不到那些传说中的武器,但是那些研究也早已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