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与资源,常出现 “各自为政” 的现象。
朱奠培按朱权的建议,在五都督府之上设立 “军事委员会”,由内阁总理兼任委员长,成员包括五都督府大都督及三名非军方背景的战略顾问。
委员会的核心职能是 “制定五年军事规划”,明确各都督府的职能边界:海军都督府专注于太平洋舰队的建设与维护,陆军都督府负责陆地防务及边疆治理,空军都督府承担侦察与通讯任务。
禁军都督府负责都城及皇室安全,锦衣都督府则保留情报收集与反间谍职能,但需定期向内阁提交工作报告。
军费分配机制的改革尤为关键,朱权在《宁政革新策》中指出:“军费若由皇帝随性拨付,必致军队私化。” 宁国因此建立 “军费预算制度”,每年由军事委员会根据五年规划,制定详细的军费开支方案,经内阁审议后提交国务会议表决。
通过后方可纳入国家财政预算。预算中明确 “人员薪资占比不低于 40%,装备采购不超过 35%,训练经费不低于 20%”,避免了以往 “重装备轻人员” 的弊端。改革首年,陆军士兵的月饷平均提升 15%。
第三步是调整经济治理模式。朱权时代的经济政策,以 “重农抑商” 为基调,虽提升了工部地位,但对私营工商业的限制较多,商人需经 “市舶司” 与 “工部” 双重审批方可开业,且需缴纳高达 20% 的 “经营税”。
接管夏国疆域后,夏国旧地的工商业基础与宁国的传统政策产生冲突,多地出现 “商人罢市” 现象。
朱奠培按朱权 “农商并重” 的指示,颁布《工商条例》,废除双重审批制,改由 “商务部” 统一管理;将经营税降至 10%,但新增 “累进所得税”—— 年利润超过万两白银的商户,需额外缴纳 5% 的税款,用于补贴中小商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