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仔细查验,技术人员发现高炉内使用的耐火砖质量极差,耐高温性能不足标准要求的一半,使用寿命也只有合格产品的三分之一。王工严肃地告诉厂主:“这些劣质砖随时可能导致高炉爆炸,必须立即更换所有耐火砖。”
厂主计算更换成本后,面露难色:“全部更换需要二十万银元,我一时拿不出这么多资金。”他建议继续使用现有耐火砖,等工厂盈利后再进行更换。越国技术人员坚决反对这个提议,认为这是在拿工人生命安全冒险。
双方僵持不下,越国只得将情况详细报告给劳动国际。朱昭熙接到报告后,立即召开内部会议讨论解决方案。会上决定由劳动国际的专项基金先行垫付更换费用,鲁国日后从工厂利润中分期偿还。
鲁国厂主虽然接受了这个方案,但私下里仍颇有微词。他认为互助计划限制太多,增加了很多额外开支。这种情绪也在其他受援国的厂主之间悄悄蔓延,为后续的工作埋下了隐患。
六月中旬,劳动国际总部召开紧急成员国代表会议。朱昭熙亲自主持会议,首先通报了近期各互助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她特别提到韩国以次充好和鲁国使用劣质材料的事件,强调需要建立更有效的监督机制。
“光有协议和补贴是远远不够的,”朱昭熙在会议上说,“我们必须建立独立的监督体系,确保每个项目都能按标准执行。”她提议在每个互助项目派驻常驻监督员,从开工到投产全程监督,监督员的工资由劳动国际直接发放,不受援助国和受援国的管辖。
晋国代表首先提出异议:“派遣监督员会增加额外开支,而且许多工厂的生产工艺属于商业机密,外人长期在场恐怕不太妥当。”其他几个工业较发达国家的代表也纷纷表示赞同。
朱昭熙早有准备,她让助手分发事先准备好的案例汇总。“如果因为缺乏监督而导致项目失败,损失将远超过派遣监督员的费用。而且监督员只关心是否符合联邦标准,不会涉及具体生产工艺的机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