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80xs.cc,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 > 第326章 韩代之变

第326章 韩代之变(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兼程1995 一体双魂,只手叩天门 嫁纨绔少帅小叔后,渣男为我杀疯了 穿到ABO世界不做恋爱脑 建国初期,回国发展超科技 朝朝向扶光 开局夺舍?从镇压邪帝到独断万古! 重回1955活出自我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RE:从战斗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联邦二十八年的春末,玄中城的灵堂尚未撤去,南洋的季风已带着不同寻常的躁动掠过韩国与代国的都城。

朱权、朱高燧、朱有墩三位前总理的相继离世,在联邦各国引发的不仅是哀悼,更有权力真空带来的微妙震荡。当各国高层的目光聚焦于玄中城的权力重组时,韩国与代国的年轻皇子们,已在民间积蓄了足以掀翻朝堂的力量。

这种力量的根源,可追溯至十年前的武洲封藩。当时南洋诸国为争夺南武洲的封邑,将成年皇子、皇叔尽数派往海外,留在本土的多是未成年的幼子。

韩国皇帝朱范圯膝下原有十二子,八子朱征钊还在玩泥巴的时候,其兄长们已奔赴南武洲的韩武国、韩田国等地;代国皇帝朱聪沫的六子朱俊桑也是如此,五位兄长也已分别就藩代湘国、代秦地。

这些留在都城的幼子,自幼便生活在\"留守者\"的特殊环境中,他们无需像兄长那样承担开疆拓土的使命,却也因此被排除在核心权力圈之外。

各国皇帝对这些留守皇子的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年富力强的君主尚能兼顾,如庆国皇帝朱秩煃要求所有皇子参与糖厂实务,晋国皇帝朱祁锂亲自审定皇子的工业课程;但年过五十的君主,精力多转向国家积累或个人享乐。

韩国皇帝朱范圯五十三岁时,就将朝政交给太子,自己专注于扩充皇家船队;代国皇帝朱聪沫四十五岁后,大部分时间用于巡视各地种植园,对留守皇子的学业仅偶尔过问。

这种宽松甚至放任的环境,反而给了朱征钊与朱俊桑接触多元思想的机会。联邦二十二年,虞国的《劳动周报》通过贸易渠道传入南洋,其\"劳动者联合\"的主张在韩国的纺织厂、代国的粮站引发讨论。

当时十七岁的朱征钊在父亲的船队里担任见习管事,常溜入码头工人的棚屋,听他们传阅报纸时的争论;十六岁的朱俊桑则借巡查农庄的名义,与代国的佃农交流,记录他们对\"地租减免\"的诉求。

联邦二十四年的\"思想大讨论\"成为关键转折。虞国中央研究所公开的部分科学理论,不仅冲击了传统的工匠经验主义,更间接动摇了\"君权天授\"的理论基础。

朱征钊在韩国的皇家图书馆里,对比《虞国宪法》与《大明律》,发现\"公民权利\"的表述与儒家的\"民本\"思想既有重合又有本质区别。

朱俊桑则在代国的农业学堂,目睹虞国农艺师向农民传授杂交、嫁接技术,这些神乎其神的技术,让他对神权、君权产生了怀疑。

为\"培养皇子的务实精神\",韩国与代国的朝廷按惯例将年轻皇子下放到基层。朱征钊被派往望北港(淡马锡)的造船厂,名义上是监督工程,实则无权干预决策。

朱俊桑则前往代国西部的粮仓,负责登记出入库数据。这段经历让他们看到了制度的另一面:韩国造船厂的工头克扣工钱导致罢工,朝廷的解决方案是抓捕带头者;代国的粮官虚报损耗中饱私囊,上级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朱征钊在造船厂的账本上发现,工人的日薪仅能购买两升米,而厂长的月俸相当于两千升米,这种差距在他组织的秘密讨论会上被反复提及。

朱俊桑则在粮仓的墙角记下每笔异常支出,半年后整理出的《粮务舞弊录》,成为他后来动员农民的重要材料。

两位皇子的共同点在于,他们没有像其他留守者那样沉溺于特权,而是选择将所见所闻转化为行动,朱征钊联系了韩国的\"劳工互助会\",朱俊桑则与代国的\"佃农联盟\"建立了秘密联系。

这些民间组织的背后,隐约可见虞国的影响。联邦二十五年起,虞国的\"国际通讯社\"开始向南洋发送加密稿件,内容多是\"如何组织罢工如何核算成本以揭露剥削\"等实用指南。

韩国的劳工互助会突然掌握了\"按产量计算合理工资\"的方法,代国的佃农联盟则学会了用\"土地产出率\"反驳地主的高租要求,这些都与虞国情报部门的暗中支持脱不开关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蒸汽手册 陈长安顾倾城 小师妹在仙门杀疯了 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 陆源赵蒹葭 许艺宋晏明 开局校花怀了我的孩子 我有万千技能 求你,饶本妖一命 回到过去,泡妞上学赚钱三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