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四十分,程远的手机闹钟在青城山客舍响起。他按掉铃声,轻手轻脚起身,生怕吵醒隔壁的父亲。窗外天色仍是蟹壳青,山雾像牛奶般在竹林间流动。
洗漱时,他发现镜中的自己有了微妙变化——眼下的青黑消失了,眼神不再像从前那样布满血丝。冷水拍在脸上,山泉的凛冽让他想起苏半夏教的\"晨起三咽津\",便对着镜子缓缓吞咽三次,舌抵上颚时果然生出些微甘甜的津液。
\"起了?\"父亲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老人已经穿戴整齐,手里端着两杯冒着热气的药茶,\"孙道长开的方子,说能调理你胃寒。\"
程远接过粗陶杯,茶汤泛着琥珀色,闻起来有股陈皮混合茯苓的香气。父亲手腕上的电子血压计显示118\/76,比在上海时稳定多了。
\"今天要回上海?\"父亲突然问。
程远点头:\"下午的飞机,周三开完董事会就回来。\"他啜了口药茶,苦中回甘的味道意外地让人安心,\"正好把李教授寄的那些古籍带回来。\"
父亲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把这个带上。\"展开是块雕着八卦图的黄铜怀表,\"青城山老铜匠打的,比手机准。\"
晨练在紫霄宫后的石坪进行。莫师叔今天教的是\"青城太极十三式\",动作比公司健身房教的简化太极拳复杂十倍。程远跟着比划,感觉自己像个生锈的机器人。
\"不对!\"莫师叔的竹棍啪地打在程远膝窝,\"腰要活,肩要松,劲要整!\"老人虽年近七十,示范时却柔若春柳,发力瞬间又似雷霆万钧,\"你们这些坐办公室的,筋骨都锈住了!\"
程远喘着粗气,汗水浸透了道练服。莫师叔突然按住他后腰:\"你腰椎第四五节有错位,自己不知道?\"粗糙的手指精准地按在痛点上,\"下午找苏丫头给你扎两针。\"
早课结束后,程远来到药王殿。苏半夏正在碾药,石臼与药杵碰撞的声响在殿内回荡。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她月白的道袍上投下斑驳光影。
\"手伸出来。\"女子头也不抬地说。程远刚伸出手腕,三根冰凉的手指就搭上了他的脉门。苏半夏的眉头渐渐蹙起:\"熬夜看文件了?\"
程远愕然:\"你怎么...\"
\"左寸脉浮数,心火旺。\"她松开手,从药柜取出一小包淡绿色粉末,\"柏子仁合酸枣仁,睡前温水送服。\"
程远接过药包,草药的清香让他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抽屉。那时他总感冒,外婆就用类似的草药包给他泡脚。
\"躺下。\"苏半夏指了指诊床,银针在指尖闪着寒光,\"调下你的腰椎。\"
针尖刺入皮肤的瞬间,程远以为会很疼,实际却像被蚂蚁轻轻叮了一下。随着银针逐渐深入,一股酸胀感沿着脊椎扩散开来,奇妙的是并不难受,反而像淤堵的河道突然通了水。
\"你这种情况,现代医学叫'腰肌劳损'。\"苏半夏捻动针尾,\"我们道医说是'经气壅滞'。\"她突然压低声音,\"其实你更适合练'八段锦',比太极容易上手。\"
程远正想追问,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公司前台发来的消息:\"程总监,宝洁的人提前到了,说要先看方案!\"
苏半夏拔针的动作顿了顿:\"心神不宁,针效减半。\"
回茶室收拾行李时,父亲往他箱子里塞了三个青布药囊:\"孙道长配的安神香,飞机上闻。\"又取出个竹筒,\"苏丫头给的药茶,开会前喝。\"
程远看着父亲忙碌的背影,突然发现老人动作灵活了许多。记得半年前在上海,父亲弯腰系鞋带都要扶着墙。
\"爸,你腰...\"
\"孙道长给正了骨,苏丫头每周针灸。\"父亲拍拍后腰,\"现在能一口气爬到老君阁!\"他顿了顿,\"那个...周三回来记得带两斤城隍庙的梨膏糖,孙道长爱吃。\"
虹桥机场的人流依旧汹涌。程远拖着行李箱穿梭其中,道练服早已换回西装,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