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看史书,不是看哪一个皇帝,权臣或者大将军做了什么,影响到历史的进程,然后研究这个人怎么这么厉害,或者怎么突然犯浑呢!
哪会有人去看什么古人如何迎来送往,礼仪之类的,就算喜欢看,史书也不一定会记载这些对朝局来说也无关痛痒事情,就算有也是一笔带过。
但是现在看来,这些无关痛痒东西有点致命,礼仪或许帮不了一个国家打胜仗,但是却可以用来对付人,用来扼杀一个尚未站稳脚跟的寒门英才,却是一把很好用的刀。
历史上那些功成名就的寒门英才,可以说是运气好的漏网之鱼,被扼杀在摇篮中的寒门英才不知道有多少,史书上连他们的名字都没有留下,自然没有人去关心这种事。
此刻,杨震就感觉自己面临着这样的考验,要是就此被人整垮了,那大觉王朝的史书上,可能就多了一个诗人而已。
谁会去记得,他把盐铁税赋弊病暴露在世人面前,又有谁会知道,他向皇帝献了不少计策。
就在杨震苦恼怎么安置数百丫鬟的时候,今天的京城也是热闹非常,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杨震只是搬家而已,动静竟然会搞得这么大。
还这么奇葩,整条街都摆满酒席,关键是没什么菜,花生米管够而已,有的人甚至自备酒水。
他们自然是搞不清楚其中的原因,百姓对于搞不懂的问题,马上就会自动略过,不会去深思,马上也改变话题。
然后画风就变得很不一样了,原来状元郎是这么豪爽的一个人,我昨天和状元郎碰杯了,之类的话题。
而朝堂上却陷入一种诡异的气氛中,因为现在的朝廷官员,还在为是否对东北增援吵得不可开交,突然遇到这样的事,就很不适应,跟着开心热议一下,很不合适。
可听到这么轰动的事情之后,突然觉得是否增援东北的事情不是那么重要了。
所以气氛就变得有些诡异,要不是杨震已经给皇上献了计,皇上心里有了底,有办法解决这个事情。
得知杨震只是搬个家而已,竟然把京城一大半的贵族都请去喝酒,搞得很喜庆,说不定一怒之下,用一个有失体统的罪名,就把杨震抓去流放。
因为这种事情确实可大可小,满朝文武正在为国家大事而烦恼,他却在这时大肆庆祝,即便无罪,也必然会被迁怒。
皇上迁怒,自然不需要讲什么犯罪证据,一个堂堂状元有失体统的罪名就足够了。
此刻,杨震还没时间去打听外面的传闻,不过这些他都能想得到,也能想到朝廷上的一些微妙变化。
他有点庆幸,幸好那天皇上连夜派人把自己叫进宫,自己也献了计,要是焦头烂额的皇上知道自己搞出这一出,心中肯定极度不爽。
如果有人上折子弹劾的话,说不定人生大好前程就此断送。
不过,虽然现在没有这个担忧,但是这事也必须处理妥当,要是让数百个丫鬟进进出出,迟早会搞出事情来。
所以吃了午饭之后,杨震没有时间休息,马上把所有丫鬟叫到院子中。
他大马金刀的坐在太师椅,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
但是内心已经有一句‘吗马屁’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了。
好家伙,细数了一下,正好凑出一个很吉利的数字,一百三十六人,而且个个如花似玉,都是二八年华。
这壮观的场面简直比后世某歌舞团还要震撼人心。
因此,这哪是送丫鬟来干活的,这分明是别有目的,因为皇上选秀都不一定凑得出这么多美貌女子来。
“自己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
杨震就更郁闷了,同时头更大了,他本以为既然是丫鬟,应该有不少粗枝大叶,能干活的,可以打到之前秦默送的莲花庄子上去干活。
可这一个个的,一看就知道不是干农活的料,怕是提桶水都会觉得累。
杨震被气笑了,于是让她们一个一个上来自报家门,是哪家送来的。
这一圈下来,就是半个时辰过去。
而杨震更自闭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