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理事会的紧急会议在一种凝重而高效的气氛中持续了整整二十四个标准时。当科尔最终宣布“‘哨兵计划’与‘深瞳协议’正式启动”时,新希望-Alpha文明的庞大机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协调性和目的性运转起来。外部的潜在威胁,如同一种冷酷的黏合剂,暂时将内部的分歧与杂音压制了下去,凝聚起一种专注于生存与未来的沉默意志。
“哨兵计划”被赋予了最高优先级。
莉莉的深空探索部门与军事工程总局迅速合并资源,成立了一个临时的“哨兵指挥部”。设计蓝图早已完善,此刻需要的是将其化为现实。新芽市最大的地下船坞停止了所有民用船只的建造,全力生产“哨兵”平台的核心模块。
这些平台并非传统的武装空间站。它们的设计理念极尽隐蔽与持久。外形被设计成不规则的小行星状,外壳采用最新的可变色、低反射率复合材料,并能模拟小行星的热信号与基础规则特征。动力系统并非强大的聚变核心,而是长效同位素热电发电机配合可展开的光能收集翼,确保其能在潜伏状态下维持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基本运作。
其“感官”系统才是核心。搭载了比“织网者”平台更灵敏一个量级的被动传感器阵列,能够捕捉到极微弱的能量波动、引力涟漪和规则扰动。最重要的是,它们配备了基于“星魂遗馈”和莉莉团队最新规则理论开发的“规则背景纹记录仪”,能够像记录声音一样,记录下特定空间内规则结构的细微变化——这是探测那种“暴力”规则翘曲的关键。
首批十二个“哨兵”平台在三个月内建造完毕。它们没有举行任何欢送仪式,如同十二颗沉默的石头,被特种拖船悄无声息地牵引至柯伊伯带外围的预定发射点。在那里,它们搭载的小型、低推力的离子引擎将被点燃,以缓慢但持久的加速度,分别驶向预设的潜伏坐标。这些坐标覆盖了新希望-Alpha星系周边的关键跳跃点、资源丰富的邻近星系外围,以及——最重要的——朝向TOS-07信号源和未知空间扰动方向的几个战略要冲。
它们的使命,是融入深空的背景噪音中,成为文明延伸出去的、永不闭合的眼睛和耳朵。
与此同时,“深瞳协议”被下发给所有“远航者”舰船、深空监测站以及相关决策人员。协议详细规定了遭遇不同情境时的应对流程,从“观测到非识别目标”到“确认接触意图”,再到“遭遇敌对行为”的每一个步骤,都明确了权限、可选行动和必须遵守的底线——核心原则依旧是“避免冲突,优先理解,但保留坚决自卫的权利”。
“探索号”舰桥上,埃莉诺舰长组织全体船员进行了数次“深瞳协议”的模拟推演。从如何最大限度地隐藏自身,到如何尝试进行非挑衅性的初步沟通,再到最坏情况下如何利用规则翘曲引擎进行战术规避或撤离。每一次推演,都让船员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他们所处位置的敏感与肩负的责任。深空探索的浪漫色彩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关乎文明命运的警戒感。
---
在新希望-Alpha,表面的争论虽然平息,但思想的工作并未停止。
伊娃的“星语者花园”计划,在官方层面获得了更明确的支持。理由并非完全是哲学性的,更是战略性的。指挥中枢的分析认为,对星球规则和生态的深度理解与调和能力,可能成为未来与任何基于“暴力”规则哲学的文明打交道时的一种独特优势,甚至是一种潜在的“非对称”筹码。花园核心区那稳定而和谐的规则场,被莉莉的团队悄悄标定为“规则避风港”的雏形。
伊娃本人则投入了对TOS-07信号“漂移”现象的更深层解读。她有一种直觉,这种动态变化并非随机,而是蕴含着某种信息,或许是关于其源头状态的变化,或许是某种……计数,或者是对外部刺激的回应。她带领团队尝试了多种规则解码模型,甚至模拟了不同宇宙环境参数(如背景辐射涨落、虚粒子潮汐)对信号可能产生的影响,试图找出“漂移”的规律。
数周的努力后,一个令人振奋的发现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