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节点:EYE-734(推测为‘幽邃之眼’的编号)——状态:静默维持——指令:持续观测——优先级:低”
紧接着,是一段更简短的、似乎是回应的脉冲:
“确认——巡查者:PATROL-09(编号)——区域:清扫完成——未发现异常扰动”
信号到此戛然而止。
控制中心内,一片死寂。
他们成功了!他们窃听到了一次那个维度网络内部的、极其底层的状态汇报!
信息量虽少,却无比珍贵!
1.“幽邃之眼”确实是一个编号节点,且目前处于“静默维持”和“低优先级观测”状态。这解释了它为何在裂隙关闭后没有激烈反应。
2.存在编号的“巡查者”,并且刚刚完成了一次区域“清扫”,很可能就是指对“探路者α”所在区域的扫描!
3.最重要的是——“未发现异常扰动”!他们的深度蛰伏策略,或者说,那种扫描方式的局限性,让他们侥幸躲过了一劫!
然而,庆幸之余,是更深的寒意。这个网络的运作模式,冰冷、高效、等级森严,如同一个庞大无比的机械钟表,每一个齿轮都在按部就班地运行。而他们,只是偶然卡在齿轮间的一粒微尘。
“必须加快‘织网者三号’平台的建造!”科尔立刻下令,“我们需要更多的‘耳朵’,更广的监测范围!并且,立刻基于破译的编码规则,建立一套预警系统,一旦再次捕捉到类似‘巡查者’或节点状态变更的指令,我们要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就在深空博弈愈发惊心动魄之际,星球内部的危机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伊娃团队在对“星魂遗馈”的持续共鸣中,有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发现。当他们尝试引导遗馈力量去净化那些深埋地底的污染晶簇时,发现晶簇并非完全被动。它们会对“创世因子”的净化频率产生一种微弱的、适应性的抵抗!
“这些晶簇……它们在学习?”伊娃看着能量交互数据,感到难以置信,“它们内部残留的异种规则,正在缓慢地调整自身的能量结构,以更好地抵御我们的净化!虽然速度很慢,但趋势明确!”
这些来自“阴影”的造物,不仅具备污染性,甚至可能具备某种基础的、基于规则层面的“进化”能力!放任不管,它们可能会演变成更难清除的“超级病菌”!
与此同时,迈克的工程团队在扩建地下城时,于一个偏远区域的地下洞穴中,发现了一片规模远超之前记录的污染晶簇丛!这些晶簇不再是零散分布,而是如同某种非自然的矿脉般交织在一起,其中心区域,甚至开始散发出一种极其微弱的、与“幽邃之眼”能量签名相似的脉冲信号!
它们似乎在彼此连接,形成一个小型的、本土化的网络!
内部威胁,正在从分散的“毒素”向着有组织的“感染源”演变!
“不能再拖延了!”莉莉在联席会议上疾呼,“我们必须赶在这些晶簇形成更大规模的网络、甚至可能与外部网络产生共鸣之前,找到一种能够彻底根除它们的方法!现有的净化剂效率太慢,我们需要一种……规则层面的‘消毒剂’!”
她提出了一个结合了最新研究成果的疯狂设想:利用对“量子时空泡沫共振”的初步理解,设计一种特殊的“创世因子”频率,不是去净化能量,而是去直接干扰和瓦解支撑污染晶簇存在的、那种来自“阴影”的异种规则本身!
这相当于要用一种规则,去攻击另一种规则。其理论依据,正是基于星球意识可能是古老抵抗者遗产,而“创世因子”可能是其传承的猜想。
“这需要极其精密的计算和巨大的能量……而且,同样风险极高。”莉莉坦承,“如果我们的频率稍有偏差,或者对异种规则的理解不够透彻,可能不仅无法清除污染,反而会强化它,甚至可能……引爆它,造成灾难性的地脉能量崩溃。”
又是一个走在刀尖上的抉择。
外部,无形的维度之网正在收紧,巡查者如同幽灵般徘徊。
内部,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