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从诫的病情恢复得不错,王姒已经不必再每日给他亲手烹制膳食。
他现在更大的问题,反倒是“心病”。
王姒有了计划,不过还需要一个契机。
“九月份的秋猎,倒是个机会!”
王姒暗自盘算着,并默默做着准备。
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杨鸿与赵氏的婚礼,也进入到了倒计时。
杨季康本就亲近王姒,越靠近婚礼,他与赵家小辈的来往,也愈发亲密。
赵深、折从信,加上杨季康,他们要么去卫国公府,要么就去百味楼。
卫国公府到底有着太多的长辈,他们一群少男少女,喜欢吃吃喝喝、玩玩闹闹,在府里,受到的限制太多。
百味楼就不一样了,这里本就是酒楼,经过一两个月的发展,已经名满京城。
不但吸引来京城以及周围的食客,还有胡商、胡姬等。
王姒便又进行了一次改建,在一楼大堂开辟了一个小小的舞台。
每日里,有胡姬跳舞,有说书人说书,还有卖唱的艺人卖艺。
这些人不是酒楼的雇员或奴婢,而是与酒楼合作。
具体的操作,在京城,会仙楼、樊楼等著名酒肆、酒楼都有约定俗成的旧例。
王姒在这方面没有创新,而是“从善如流”。
多了娱乐活动,本就生意火爆的百味楼,愈发的兴旺。
王姒已经开始考虑,在其他商业区开辟分店。
或者,去到京城附近的县城,选个卫国公府、杨家、折家能够有权力覆盖的地方,开设分店。
另外,王姒还在城郊置办了几处庄子。
田亩的面积不是很大,却也颇有些价值。
王姒将这些分作两部分,一部分添入赵氏的嫁妆单子里,一部分留在她的手里。
王姒不是要与赵氏“分家”,而是提前做好财产管理。
嫁妆是赵氏的体面,亦是她日后的依靠之一。
而王姒手中的财产,则是她们母女俩最后的退路。
还有那个流落在外、不知生死的姐姐,王姒会先观察,确定此人“值得”,再分出一份财产给她。
王姒已经开始选定分店的地址,也在储备人才,准备待赵氏加入大学士府后,便逐步进行。
为了更好地开设分店,若有闲暇,王姒便会去百味楼。
她要详细记录客人的需求,了解客人的口味,以及营业时间、人员管理等等细节。
王姒是为了公事,赵深等,则是纯粹的来蹭吃蹭喝蹭歌舞。
王姒:……行叭!都是哥哥,都是她的帮手,些许吃食,还是请得起的。
但,这个不请自来的“前夫哥”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这日,王姒和赵深一起出门,又来到百味楼。
在他们专属的包厢里,折从诫、折从信兄弟两个已经抵达。
伙计上了茶点,王姒一边试着新品,一边与哥哥们闲聊。
就在这时,杨伯平、杨季康兄弟两个也来了。
只不过,他们还簇拥着一位贵客。
“安王殿下?”
“殿下?”
“臣见过安王殿下!”
柴让甫一出现在包厢门口,赵深、折从信、折从诫就赶忙站起来。
他们齐齐躬身,行礼。
折从诫有正经的勋职,所以,他是唯一一个自称“臣”的人。
王姒跟在哥哥们的身后,屈膝,行了个万福礼:“拜见安王殿下!”
“诸位,免礼!”
“让不请自来,冒昧之处,还望诸位见谅!”
柴让穿着一身水蓝色的道袍,他浅浅笑着,语气温和,态度和善。
他看起来就像是一块温润的玉石,有温度,没有棱角,让人与他相处的时候,都会觉得舒适。
王姒垂下眼睑,掩藏住眼底所有的情绪:
啧,这位前世的夫君,就是这么的君子。
从年少时起,到登上皇位,再到驾崩,三十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