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粮草为军中命脉,宜大兴屯田,积蓄粮秣。”
诸葛亮眼中闪过赞许之色:
“善!此正合吾意。”
随即叹道:
“只可惜军中乏人,屯田之事进展缓慢。”
姜维拱手道:
“维虽不才,但长在天水,熟悉关中地形。”
“若都督不弃,愿为都督分忧。”
诸葛亮大喜:
“吾得伯约,如鱼得水矣!”
即征辟姜维为仓曹掾,主管屯田事宜。
次日,诸葛亮亲自与姜维巡视关中之地。
但见田野荒芜,百姓面有菜色。
姜维不禁蹙眉:
“民生如此,何以养军?”
诸葛亮便问:
“此吾心腹之患也,伯约可有良策?”
姜维沉吟片刻:
“维观此地水利失修,当先整修渠堰,引渭水灌溉。”
“再分兵屯田,且耕且守。”
“另可招募流民,授田免税,三年之后始征赋税。”
诸葛亮拊掌称善:
“伯约果然大才!”
即命姜维全权负责屯田事宜。
于是姜维日夜操劳,先督军民修渠筑堰。
时值春旱,姜维亲临工地,与士卒同甘共苦。
不过月余,整修渠堰百里,引水灌田。
“都督请看,”
姜维指着一片新垦的田地,“此乃新开军屯,士卒轮番耕作。”
“既不误操练,又可产粮自给。”
诸葛亮颔首微笑:
“伯约安排甚妥。”
在姜维来之前,诸葛亮就已经在关中打好了屯田基础。
得了姜维为助力,诸葛亮更加得心应手,能够腾出很多精力与时间出来。
未过多久,
关中便已是田野阡陌纵横,仓廪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