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翌日五鼓,未央宫钟鸣九响,文武百官分列丹墀两侧。
大家全都屏气凝神,期待着刘备会对李翊作何安排。
刘备临朝,冕旒下的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李翊身上。
在万众瞩目之下,他缓缓开口:
“朕观历代兴衰,深感军政须得并重。”
刘备声如洪钟,取出诏书示于众臣。
“今复设大司马大将军之位,总摄天下兵马,特授李子玉。”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由于内阁制的建立,此前大司马大将军在短暂恢复后,又马上废除了。
因为它与首相冲突了。
现在刘备恢复此职,等于是间接地剥夺了首相的军权。
掌握军队,就掌握了话语权。
显然,刘备不放心把军权交给除李翊外的其他人。
而且听刘备这意思,显然是想让李翊进行军改。
不过想想也对,
陈登虽然来洛阳任职了,但江南许多将领,依然握有部曲。
其余地方上,也有些情况特殊的郡县,保留了独留部曲。
军改是势在必行的。
侍中杨仪出班急奏道:
“陛下!大司马大将军权柄过重,且李相已经开府治事。”
“若再兼军职,恐非……”
杨仪是想说,这样一来,李翊的权力岂不是更大了吗?
因为相府本身就有很大的权力,此前当首相时,还有内阁的一些束缚。
现在单独剥离出军权,又保留相府的开府治事权。
其权势岂非远超当初当首相之时?
刘备抬手止谏,正色说道:
“子玉随朕二十五年。”
“平河北、定中原、收陇右,岂不知兵事?”
遂命黄门侍郎宣读诏书。
声震大殿,余音缭绕:
“朕闻褒德显功,国之典也。”
“任贤使能,政之基也。”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