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陈登召集本地乡老,询查民瘼。
得知连年征战,男丁稀少,农耕荒废。
遂命军中士卒帮助春耕,又开放军粮,赈济贫苦。
一乡中地主疑道:
“将军施此恩义,能持久否?”
陈登笑答:
“吾圣主陛下,常挂在口中之言便是:”
“古来成大事者,莫不以民为本,以民为贵,君轻而民贵。”
“我汉家治天下,向来以民为本。”
“今暂借军粮济急,待秋收后。”
“但依高祖旧制,十五税一,决不食言。”
消息传开,
百姓无不感佩,箪食壶浆以迎汉军者日众。
接下数日,陈登每到一处郡县,必放下架子,亲自出面抚定当地百姓。
因为他知道汉军来江南不是旅游的,
而是为了在这里长久生存的。
所以必须要笼络江南的民心。
故尽管孙韶行军速度极快,将战线已经快推至建业了。
可陈登所率的汉军,却行军十分缓慢。
正是因为每到一处,便抚定一处。
稳扎稳打,慢慢消化。
陈登盼望的是,每克一城,就使其心悦诚服的归服。
别之后出什么岔子。
半月后,陈登进军至芜湖。
时值梅雨,江水暴涨,低处田舍尽没。
陈登不避秽浊,亲率将士筑堤排水,救民于洪潦之中。
那日黄昏,
陈登巡视堤防归来,衣衫尽湿,泥泞满身。
忽见一老丈携幼孙跪于道旁,捧粗茶以待。
“将军为国为民,不避艰辛,请饮此茶。”
老丈泣拜道。
陈登急忙扶起:
“……老丈请起。”
“为民父母,岂有坐视子民受难之理?”
饮毕问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