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姨夫抱着我登上马车,说‘梁王可知为何非要就藩?时,’我自然不懂。”
“他说这是为了太子兄长能安稳坐江山——”
“诸侯王久居京城,难免结党。”
那一天,刘理年仅九岁便知道诸侯王为什么要被封出去。
因为为了巩固太子的地位,不能让藩王留在京中积累人脉。
夜风骤紧,吹得亭角铜铃叮咚作响。
陈瑶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袖:
“我原以为自己命如飘萍,不想殿下也……”
“孤比姑娘强些,至少封地还算富庶。”
刘理望向北方,慨叹道:
“只是每年除夕宴,看着太子兄长坐在父皇右手边,而孤的席位远在殿门……”
他忽然住口,摇头笑道:
“嗨,说这些作甚。”
一片枯叶打着旋落在琴弦上。
陈瑶轻声问道:
“那殿下这些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读书。”
刘理眼中忽然有了光彩。
“姨夫、姨母每月遣人送书,从《左传》到《商君书》。”
“后来才明白——”
“所谓‘制衡’二字,世间苦难,多半源于此。”
陈瑶沉吟半晌,旋即又问:
“所以殿下觉得……努力有用么?”
“哈!”
刘理突然笑出声,惊起檐下栖鸟。
“孤六岁习剑,十岁通《论语》,十五岁能辩江淮漕运利弊。”
“可那又如何?”
他摇手一指向帅帐方向。
“陈将军二十余年经营淮南,如今不也要受我这黄口小儿节制?”
月光被云层遮蔽,亭中顿时昏暗。
陈瑶看见年轻人眼中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像是困兽的倔强。
“有时候孤觉得,努力是最不值钱的。”
刘理摩挲着腰间玉佩,“寒窗十年,不及投个好胎。”
“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