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了,别处就要多征。”
“届时他州郡守完成使命,独我河南不足,岂非显得吾辈无能么?”
于是众官员为了自己的前程,
乃私下里决定,明面上遵旨减役。
实则在户籍上稍作调整。
将逃亡者仍计入丁口,老弱者不除名册。
但此举,也遭到了河南其他官员的反对。
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是欺君之罪。
何况朝廷既然已经下旨减役,说明其他州郡肯定做了相对应的安排。
咱们又何必自作聪明呢?
经过一番争执,高层最终还是决定先按朝廷颁布的七成征发。
至于不足之数……
令各县自行筹措。
这道模糊的指令经郡县层层传递,到乡亭时已面目全非。
颍川郡守接到文书后,立即召集属吏:
“朝廷征役期限紧迫,每户必出一丁!”
“郡守,陛下不是减役三成吗?”
户曹掾小声提醒。
郡守冷笑道:
“减役?淮南前线等着粮草呢!”
他拍案而起,“告诉各县,完不成数的,县令免官!”
秋雨连绵中,差役们持着盖有朱印的公文奔走乡里。
汝南县郊,督邮张郗带着十余名衙役闯入村落,惊得鸡飞狗跳。
“奉朝廷令,征发民夫伐吴!”
张郗一脚踹开茅屋柴门,屋内老妪吓得打翻了纺车。
村里的里正赶忙近前,颤巍巍递上名册:
“张……张督邮,本村适龄男子皆已登记在此。”
张郗扫了眼名册,突然指着个名字:
“这陈大为何不来应征?”
“回张督邮,陈大上月采药坠崖,腿骨未愈……”
“所以、所以老夫未曾将他列入名册里去。”
“抬也要抬去!”
张郗厉声喝道。
“朝廷就要伐吴了,耽误了国家的征程,尔等吃罪的起吗!”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