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观点是能不打仗就不要打仗。
如果非打不可,那一定要往死里打。
中间不管付出的代价有多大,都是应该的。
因为在孙武看来,你一旦跟别人打起来了,那你就已经是输家了。
如果你接下来打赢了,那你只是输的更少而已。
所以李翊也是这个观点,
既然已经决定伐吴了,那就竭尽全力。
至于中间需要调动的民夫、伤到的民本,都是不可避免的。
刘备敲了敲案几,说道:
“……好了,既然如此,那即刻照李相所议之事办理。”
“争取明年开春,征调到四十万民夫。”
“好了,若无别的事,诸位都退下吧。”
退朝后,暮色渐沉。
洛阳皇宫的廊柱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影子。
刘备遣退左右,独留李翊在宣室殿议事。
“子玉啊,“刘备轻抚案上竹简,语气似闲谈却暗含深意、
“伐吴资费虽已敲定,却还有一事未定。”
“爱卿可知朕所指何事?”
李翊目光微闪,执礼回道:
“陛下深夜相召,莫非是为伐吴主帅人选?”
刘备眼中精光一闪而逝,含笑点头:
“……子玉知我。”
“此次伐吴,朕调动河北、河南、青徐、荆州、淮南五军,合计二十万之众。”
“五军统帅各有所长,却需一人总领全局。”
“否则出现将帅不合之事,反倒容易出事。”
“只是你也知道,伐吴一事牵扯到了许多人的利益。”
“这主帅人选,尤其得慎之又慎。”
“故朕适才没有在朝堂上说这件事,单独留下你。”
“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说说看罢。”
“爱卿以为,谁是这次伐吴的最佳人选。”
李翊缓步至殿侧江东地图前,手指划过长江沿线。
“伐吴之战,以水军为先。”
“故主力必然是荆州军与淮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