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来了,到时候在出兵帮忙也不迟。
这也不算违背盟约吧?
于是,刘表乃回书徐州,其书略曰:
“表受楚公,实为权宜之计。”
“览齐王之书,足见诚意。”
“若齐王不弃,愿续前盟。”
于是,荆州方面,暂时被刘备给稳住了。
刘备又纳诸葛亮之谋,往东吴遣使。
赠孙权海盐千石,辽东良马五百匹,并传话道:
“曹操狡诈,今诱刘表称楚公,实欲使我孙刘相争。”
“吴侯明鉴,当共抗曹贼。”
孙权得刘备好处,果然驱逐了前来亲善的曹使。
一面又命吕蒙加强庐江的防务,密切观望局势。
刘备这两番对外操作下来,
一是稳住了荆州刘表,迷惑了他对形势的判断。
二是拉拢了江东孙权,使他尽量不要倒向曹操。
要知道,孙权的领地是已经与曹操接壤了的。
此前刘表攻占南庐江时,被周瑜击败,南庐江便与曹操的北庐江完成了接壤。
也就是说孙权,既能够倒向刘备,也能够倒向曹操。
但很明显刘备方面给的要更多一些。
孙权当即遣人从永宁县,采大柑子四十担。
又樵珊瑚树十株,明珠二十颗,送往徐州作为回礼。
也贺刘备称王。
于是,齐国与东吴的交往立刻变得密切起来,关系迅速升温。
双方一拍即合,
于公元204年,五月初五这一天。
双方各自的领导人,刘备、孙权于广陵郡的广陵县会晤。
两人一起商议了一些合作条款,最终签订了《广陵条约》。
其主要内容为,齐国资助东吴军械粮秣,东吴将出兵攻打曹操的庐江。
齐国派出北方的骑战好手,为东吴训练陆军。
东吴则选出经验丰富的艄公水手,为齐国扩大水军规模。
同时,齐国做出承诺。
只要曹操、刘表威胁到了东吴的核心领土,齐国一定出兵保障东吴的领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