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但面对如日中天的刘备,荀彧依然建议曹操以守待攻。
千万急不得。
“仅凭我一家之力,欲制刘备,绝非易事。”
“唯有连弱制强,并力攻之,方得破局。”
“此袁绍、袁术之事也。”
荀彧又列举了此前众诸侯联合讨伐袁术、袁绍的例子。
虽然都是曹刘两家牵头,但其他诸侯也确实有参与。
既然如今第一诸侯变成了刘备,只要是有一点野心的人,都肯定会和曹操结盟抗刘。
“荆、吴两家或可为我助力。”
“不若遣使结好刘表,许以共分豫州。”
“然后使人诱孙权袭取广陵,使刘备分兵。”
荀彧提出了曹操的两个潜在盟友,一个刘表,一个孙权。
尤其是刘表就在曹操背后,是曹操无论如何都需要拉拢的目标。
既然此前曹操、刘备可以组成曹刘同盟,对抗袁绍、袁术。
那为什么曹操与刘表就不能组成同盟来对抗刘备呢?
这也是曹刘同盟啊。
尤其以刘表的野心,不知他心心念想要成为周文王,而当见到刘备真的付诸实际行动之后,会是什么感受。
至于孙权,确确实实是个守成之君。
守土有余,进取不足。
按说河南、河北大战之时,这是孙权最有机会崛起的时候。
可从官渡之战爆发,到刘备征辽结束。
整整四年,
孙权别说进取,连荆州都没能打进去。
就只有周瑜帮孙权镇压了交州的士燮,以及本土山越人,算是挽回了一点颜面。
不过正因如此,曹操才更觉得孙权有机会拉拢过来。
当然了,以上这些都只是构想。
真正实施能否成功,还不好说。
毕竟计划赶不上变化。
曹操可不想把自己的命运交付到别人手里,真到紧要关头,还是靠自己。
在与刘备爆发全面战争之前,快速扩充自己的实力才是上策。
曹操有一个问题看得很明白,
那就是刘备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在李翊等人的辅佐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