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基本上高顺的陷阵营,就是他自己训练,自己统领。
待安排好敢死队后,李翊又请来了陈王刘宠。
“今灭袁在即,翊诚邀大王一同北上灭袁。”
刘宠性格本就比较仗义,兼之与李翊有旧,又是为国讨贼。
故也没有推辞,当即答应下来。
“更乞借大王蹶张士一用!”
“……善,既是郯侯相请,孤便将那三千蹶张士一并带上前线。”
“只是兵士带走,陈地空虚,只恐宵小之徒惊扰陛下。”
李翊忙道:
“此易事耳,吾留一军,驻守陈地。”
“保守宵小不敢进犯,天子安然无虞。”
刘宠这才放下心来,将他那经营了许多年的蹶张士尽数带进了盟军中来。
这也是李翊的真正意图。
刘宠的蹶张士不单单是训练有素,更重要的是装备也极其精良。
每名士兵都配有强弓硬弩,丝毫不逊色于袁绍的先登营。
但与之不同的是,土山一战,袁绍先登营损失殆尽。
若论远程打击,河北军又要被河南军压一头了。
待所有军马,皆已齐备之后,李翊正式请示朝廷。
请求挂帅出征。
临行前,刘备向李翊叮嘱道:
“昔楚军与汉军决于垓下,高祖与诸侯兵并三十万众,共击楚军。”
“当此时,高祖将指挥权尽数交予淮阴侯。”
“淮阴侯将三十万兵,攻之,大败项羽于垓下。”
“今子玉亦将诸侯之兵,北击袁绍。”
“只是不同于垓下一役,汉军多,楚军少。”
“今我河南军少,河北军众,子玉当小心谨慎。”
“若能成功,则殊于淮阴侯矣。”
李翊拱手拜道:
“请主公放心,大丈夫既领重任。”
“自当效死,以报殊遇。”
刘备再三叮嘱,然后亲自送别李翊大军北上。
天子刘协,会同文武百官,一齐出城,送别大军出发。
大家都知道此战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