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主次矛盾。
“适才诸位言说,若我徐州分兵退郭贡之兵,袁术可能会趁机来犯。”
“这第二则元龙传回来的文书,便是袁术任命吴景为广陵太守,又令张勋、桥蕤各领兵一万,向淮河进兵。”
我去!
刚刚众人还在讨论若是派兵去抵挡郭贡的进攻,南徐这边怎么办。
结果袁术真的打来了。
李翊眉头微蹙,他没记错的话,袁术应该是在明年才大举进攻徐州的。
莫不是因为时间线变动,或是提前得知郭贡进军的消息,便将发兵日程给提前了?
徐州方定,要同时面对两路大军,还是有些吃不消的。
陈到等武将此时皆默不作声,静静地望着李翊、鲁肃、刘晔等谋士。
冲锋陷阵的事儿他们擅长,但要说在背后出谋划策,制定战略。
还得是这些文士来。
“主公可还记得我此前为你制定的战略方案么?”
李翊保持了自己一贯的冷静,静静地询问刘备。
刘备默默回想。
北连袁绍,西和曹操,南灭袁术。
“这个战略依然有效。”
“袁术本就是我们首要灭取的对象,彼若果真进兵来犯我南徐,正好击之,以震我徐州之威。”
刘备点了点头,又问:
“那郭贡这一路兵呢?”
刘晔抓住这个机会,趁机出列道:
“明公,晔虽不才,愿保举一人,可退豫州之兵。”
刘备闻言大喜:
“子扬快说!”
刘晔朗声答道:
“此人便是东海国相,徐璆徐孟玉。”
徐璆字孟玉,广陵海西人也。
年少成名,有博学之声,辟三公府。
曾先后出任荆州刺史,任城相,汝南太守等要职。
后来徐璆由于与袁术争斗,被罢免了汝南太守一职,转而投靠陶谦,成为了东海国国相。
其任职期间,治理有方,东海郡吏民风为之一变。
不过徐璆虽为东海国国相,但徐璆本人并没有什么实权,受郡中长史、功曹等人节制。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