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递上一封密信,袁尚拆开一看,原来是刘备提议联合对抗曹操。信中写道:“今曹贼势大,独力难支。愿与君侯结盟,共图天下。君侯可趁此机会,全力进攻许昌,我军则自东面牵制曹军,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袁尚看完信后,陷入沉思。庞统在一旁劝道:“主公,此乃千载难逢之机。若能与刘备联手,必能大大削弱曹操实力。只是需提防其另有图谋。”袁尚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然眼下形势紧迫,不得不冒险一试。”
于是,袁尚回书同意结盟,并命黄叙率部向东佯攻,以配合刘备的行动。同时,他亲自督战,加大了对许昌的攻势。曹操腹背受敌,渐渐支撑不住,不得不下令撤退。临走前,他留下部分兵力坚守许昌,自己则退回许都重整旗鼓。
袁尚乘胜追击,最终成功占领许昌。此役过后,袁尚声望更盛,成为北方最强的一股势力。然而,他也明白,这只是开始。曹操虽然暂时退却,但绝对不会善罢甘休。而刘备那边,虽然表面上是盟友,但实际上也是潜在的竞争者。
回到邺城后,袁尚立即召开会议,商讨未来的战略部署。李翊建议道:“主公,如今我们占据了许昌,等于掌握了中原的门户。接下来应该重点巩固内部,同时加强对周边地区的控制,防止敌军卷土重来。”袁尚赞同道:“不错。我们要利用这段时间,尽快恢复生产,充实国库,训练更多的士兵。”
与此同时,曹操也在积极筹备反攻。他一面招募新兵,一面加紧修建防御工事。此外,他还派出使者前往江东,试图说服孙权共同夹击袁尚。孙权对此犹豫不决,毕竟江东刚刚稳定,不愿轻易卷入北方的纷争。但为了防范刘备可能的扩张,孙权最终还是答应了与曹操合作。
消息传到邺城,袁尚丝毫不乱。他冷静地分析道:“曹操联合孙权,看似强大,但实际上两者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只要我们能够快速解决内部问题,并在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他们必然会自行瓦解。”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袁尚命令各地加紧行政改革,减轻赋税,鼓励农耕,同时大力推广教育,培养人才。他还特别注重发展商业,通过贸易增加财政收入。这些措施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使得袁尚的统治更加稳固。
时间一天天过去,各方势力都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最佳时机出手。袁尚站在邺城城楼上,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复兴炎汉的道路还很长,但只要有信念和智慧,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袁尚平定冀州后,声威大震。各地豪强纷纷归附,曹操虽有心争夺,但一时也难以撼动袁尚在冀州的根基。然而,袁尚深知,曹操绝非池中之物,迟早会有所动作。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的威胁,袁尚决定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他召集幕僚商议对策,庞统进言道:“主公,如今并州已定,冀州亦稳,不如乘势南下,夺取豫州。豫州地处中原腹地,若能据之,则可进可退,对我军战略极为有利。”袁尚点头称善,遂命黄叙为先锋,率精兵两万先行探路,自己随后亲率大军压阵。
黄叙奉命出征,一路势如破竹。沿途小股敌军闻风而降,不敢撄其锋芒。不过数日,便抵达豫州边境。豫州守将夏侯?得知消息,急忙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夏侯?沉声道:“袁尚新得冀州,士气正盛,不可轻视。诸位有何良策?”
谋士贾诩出列道:“将军不必忧虑,袁尚虽强,然其军远道而来,必然疲惫。我军可采取坚壁清野之策,诱敌深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