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并施,好手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2章刘备:我就离开几天,先生便干出这么大的事来?(求追订!)(第2/2页)
荀攸全程目睹李翊的御人之术,暗叹刘备有此人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先不管他是否要效忠刘备。
但如果将来他去投靠别的诸侯,就意味着将要与李翊为敌。
这样的对手,着实可怕。
想想许劭对他的品评,超世之杰,非本时代人物。
荀攸自问才智不如李翊,更别谈是他的对手了。
李翊又接着道:
“此前我与元龙商议过,广陵不适合大规模训练水军。”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反而是江都港,背靠长江,此地甚合事宜。”
“所以我与元龙决定,将广陵的造船司牵至江都港。”
“回头,你便去江都赴任吧!”
薛州连连叩首谢恩。
众人齐回广陵,陈登早已备好酒宴,为众人庆功。
李翊将自己打算把造船司牵至江都的决定与陈登说了。
陈登道:
“当初我等言说江都易受水贼侵扰。”
“如今这江海上最大的贼首已经归顺,由他在江上作保。”
“料江都无虞。”
李翊知这是陈登在夸耀他,拱手说道:
“全仗元龙虎威耳。”
陈登弯唇一笑:
“我在城上坐守,你于江上厮杀。”
“何言仗我虎威?”
李翊如实答道:
“元龙在广陵明审赏罚,威信宣布。”
“未及期年,功化以就,百姓畏而爱之。”
“甚得江、淮间欢心。”
“若非如此,薛州怎肯轻易归顺?”
说起来,历史上的薛州还真就是主动归顺的陈登。
当时陈登把广陵治理的井井有条,又大力清缴水贼。
薛州为了明哲保身,主动带着麾下万余众投靠了陈登。
于是,陈登在广陵一下子实力大增。
史书叫:“登曰:此可用矣。於是有吞灭江南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