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军军在一旁看着,忽然站起身:“姑姑,你教我,我来换你。”
王小小有些惊讶,随即眼里漾开欣慰,指导着军军的手势:“对,就是这样,从这边用力,感觉纤维在你手里被拉开……”
夜深了,院子水井的灯光成了漆黑院中唯一的光源。
姑侄俩轮流上阵,汗水浸湿了额发,手臂酸麻,但那块狍子皮在他们的手中,确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了最初的僵硬,变得越来越柔韧,越来越听话。
“姑姑,还要多久?”
“最少还要三个小时~,军军,休息十分钟。”
另一边,王漫跟着贺瑾来到实验室。
贺瑾的实验室里堆满了各种废旧零件和工具。
桌子上,有贺瑾的自动消暑器”。
王漫刚走进来,贺瑾就迫不及待地按下开关。
他指着那小巧的铜片和碳棒组合,炫耀道:“哥,凉快吗?瞧见没?纯手工打造!矽钢片是从废变压器里一点点敲出来的,这漆包线绕了我整整两天,手都麻了!最关键的是这电刷,我想了半天才用这个法子,比找现成的还好用!怎么样?”
王漫的目光像最精密的扫描仪一样扫过整个装置,最后落在那嗡嗡作响的电机和一旁的干电池上。
他既没有赞叹,也没有疑问,而是静静地观察了半分钟,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了那个永不离身的笔记本和铅笔。
王漫开口,语气是他惯有的平静和专注,直接指向了问题的核心,“小瑾,你的手动制造单元完成度很高。但是,首要优化点并非扇叶角度或噪音。”
“是什么?”贺瑾一愣。
王漫指向那几节大号干电池,语气没有任何波澜,陈述一个物理定律:“能源选择错误。”
“这个机器位于二科实验室,具备稳定市电接口。使用干电池供电,能量密度低,单位成本高,需要频繁更换,属于非最优解。”他顿了顿,看着贺瑾,眼神清澈而直接,
“这个机器,是带不出二科的,这个机器的使用范围限定在二科实验室和小小的办公室,既然如此,在固定场所使用固定能源,是逻辑上的必然。直接接入220伏市电,通过一个可调电阻器控制转速,是最合理、最经济、动力最持续的方案。我们可以立刻废弃电池方案。”
贺瑾张了张嘴,想反驳说“有时候可能需要移动”。
但看着王漫那纯粹基于现场条件和效率最大化的眼神,又把话咽了回去。
他知道了在正义猪猪的逻辑体系里,(可能)是不存在的,只有(当前事实)。
而当前事实就是,这玩意儿确实挪不了窝。
“呃……你说得对。”贺瑾那点关于自制电机的得意,瞬间被这个更根本的问题击碎了。
“那么,我们进入次级优化序列。”王漫见核心矛盾已解决,便翻过一页,开始他熟悉的流程。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