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继续拖下水(第12页)
“这是个好东西啊!”
朱元璋听完了这人的描述,对这个叫做水泥的东西,惊叹不已。
只要真的能治水,保证河堤不会坍塌,就算成本再高,朱元璋也希望可以大量地制造,何况大量地造,还不算很贵。
怪不得今年的雨季都过了,但还没听说过别的地方有水患。
原来大孙的治水,现在治得如此到位,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想到朱允熥的能力,老朱的心里便是乐开花的。
那个人又道:“水泥好得不行,如果我们应天府都铺设了这样的路面,再也不用担心,下大雨泥泞难走。”
朱元璋惊叹道:“好,太好了!”
另外一个百姓问道:“老人家,你今天读不读报纸?”
今天梁秀才和曾秀才,都没有到来,朱元璋觉得自己的主场,又回来了,道:“当然读报纸,吉祥去买一份报纸回来。”
他出来得有些匆忙,还没来得及买报纸。
吉祥匆匆忙忙地跑出去,过来没一会,报纸就回来了。
有人问道:“能不能先读方先生的文章?我们觉得,这位方先生一定是为了我们普通百姓,而写文章的。”
普通人都是追捧方孝孺。
毕竟方孝孺的指导思想,就是大家平等。
他们普通人再也不用,为那些权贵、地主交税。
地主的税,也不会平分到每一个普通人的头上,在他们的眼里,方先生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朱元璋打开报纸看了一会,今天的方孝孺恢复更新文章,道:“那就从方先生开始。”
完了他的心里在感叹,方孝孺对普通人的影响,是真的很大,因为普通人的追求,正是方孝孺文章里所写的内容。
他们很渴望,大明能够变成如此。
这样的想法,很朴实。
但要做到,并不容易。
朱元璋快想了一会,开始给他们读方孝孺的文章,以及讲解一遍。
等到结束了,又有人让他读一读,有没有投稿的?
他们昨天都知道了,投稿的事情,主要是两个秀才在这里闹一闹,现在想不知道也难了。
朱元璋继续满足他们的想法,找到投稿的文章,同样读下去。
等到他读完了,那个曾秀才这才到来。
朱元璋继续喝茶吃包子,把读报纸的事情,交给曾秀才。
“诸位,今天方先生的文章,又可以刊登了。”
曾秀才兴奋地说道。
但他这话刚落下,梁秀才的声音便在身后响起:“方孝孺的文章刊登了,很厉害吗?我们吏部尚书任大人的文章,今天也在大明日报上了。”
任亨泰先投稿,刘士瑞和姚广孝商量了一遍,决定先把任亨泰的刊登上去。
给他们制造一点希望。
比如梁秀才他们,看到任亨泰的文章后,自信和希望全部回来了,甚至还有些嚣张的样子。
听着梁秀才的话,那个曾秀才又要较劲起来。
朱元璋看到他们这样,多少有点乏味,因为看得太多了。
他再看任亨泰表的文章,觉得那些文官,真的把自己的位置,摆在高高在上,瞧不起底下的一切。
他们认为自己的特权,是很应该的。
对此,朱元璋只是冷冷一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92章继续拖下水(第22页)
那些当官的,果然都不是好东西。
老朱在想,早晚要找个时间,把他们全部收拾了。
这件事,先记下来。
不闹一闹,还暴露不了,他们的本性。
——
吏部官署。
任亨泰看着自己的文章,心里沾沾自喜,没想到大明日报那边,先把自己的印刊登,一瞬间把他的知名度也提高了不少。
“任大人写得好!”
李焕文看了,赞叹地说道:“论点充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