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回到了客厅的沙发上。
他没有质问,没有解释。这种沉默,比任何争吵都更让她恐惧。
第二天,雨停了,阳光再次炙烤着大地,但公寓里的空气却凝固得像一块坚冰。周哲表现得一如往常,甚至比前几天更加“正常”。他准备了早餐,语气温和地和她说话,仿佛昨夜那诡异的一幕从未发生。
但林晚却无法再欺骗自己。裂痕已经变成了无法逾越的深渊,而深渊之下,是涌动着的、她无法理解的黑暗暗流。
她开始更仔细地、带着一种近乎病态的警惕观察周哲。她发现,他的“体贴”变得更加精准,但也更加……模式化。他笑的弧度,说话时停顿的节奏,甚至眨眼频率,都隐隐透着一种被设定好的僵硬。
更让她不安的是,她开始在一些反光的表面里,看到令人心惊的东西。
有一次,周哲在厨房切水果,她正好从光洁的冰箱门上看到他的倒影。那个倒影举着刀的动作,比现实中真实的他要慢上微不可察的一拍,而且,刀刃的角度……似乎更倾向于对着他自己手腕的方向,带着一种冰冷的、自毁般的暗示。
还有一次,周哲坐在窗边看书,阳光透过玻璃,在他旁边的电视机黑屏上投下一个清晰的倒影。那个倒影里的“周哲”,并没有在看书。他的头微微歪着,目光……越过了书本的阻碍,直直地、带着一种贪婪的审视,落在坐在沙发上的林晚身上。而当真实的周哲察觉到她的注视,抬起头对她微笑时,电视机屏幕上的倒影,才同步地、僵硬地,扯动了一下嘴角。
这些细微的、转瞬即逝的“不同步”,像一把把冰冷的锉刀,反复打磨着林晚濒临崩溃的神经。她感觉自己快要被这种无处不在的、真伪难辨的恐怖逼疯了。
周哲不再是她的盟友,甚至可能不再是完整的他自己。他成了一座桥梁,一座连接着她与那个镜中存在的、充满恶意的桥梁。暗流在他体内涌动,随时可能冲破那层名为“正常”的薄薄表皮,将她彻底吞噬。
她不敢再与他长时间独处,不敢再与他对视,甚至不敢再吃他亲手准备的食物。每一次他靠近,她都能感觉到那镜中存在的冰冷气息,如同附骨之疽,透过周哲的身体,向她蔓延过来。
这个夏天,变得前所未有的漫长而难熬。阳光越是炽烈,屋内的阴影就越是浓重。而那涌动的暗流,在平静的表象之下,正蓄积着力量,等待着某个时刻,喷薄而出,将一切彻底淹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