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的日子她是一点也不愿意多想。
但也知道闺女儿子确实该好好管一管。
他们俩都狠不下心。
定安府的学堂有一个算一个,都会给这姐弟俩面子。
书没读几页,倒是惹点纨绔气在身上。
“那休沐的时候,我能来接他们回家吗?”
沈守义:“和那俩说的一样,天气好的时候就回家,天气不好就住在这里,在学堂比在咱们跟前学的还快,大郎就是这样的,你忘了?”
“哪能忘?一转眼都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的凡哥儿还那么点儿一个呢!”李氏比划着,脸上满是对以前的回忆。
沈守义心里暗叹。
是啊,哪能忘啊?
那时候就想着等自己要是有了孩子,只要一懂事儿就送去读书。
能读就读,不能读就让练武,都不行也得让他们吃吃苦头。
但自从有了小儿子大闺女,曾经的这个想法早就被抛到脑后去了。
沈书凡身上的伤口让他恍惚清醒。
老大丹哥儿注定有更要紧的事情去做,小儿子康哥儿不能就这么养废了,闺女也不能只知道打打打的,也得多少的懂点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15章该死的不死,不该死的却死了(第2/2页)
既然教不了,就送过来能教的地方。
自家老大曾经说过,惠泽学堂的两位山长都是有大能耐的人。
老实先生自是不必多说,就他带人弄的水渠新渠啥的,那今年那么大的雨水也没淹一点庄稼。
老爷子姜达更不用说,曾经的老将军。
能在他手下练武,那是他沈守义以前做梦也不敢想的美事儿。
就连那位诸葛先生更不是普通人。
在沈守义的印象里,自家大儿子就是世间最聪明的。
可有很多事情,却还是要去向诸葛先生请教。
因为自家老大的缘故,平时偶尔见了面,这老几位对家里的两只小崽还是挺好的。
他把人送到跟前了,怎么着也得有一分薄面吧?
不说多照顾,多教点东西就行……
*
东庆国,京城。
东庆帝祁庆满脸阴沉:“你说谢陆明那些人都活着回来了?”
“陛下恕罪。”皇城禁卫首领骆勇连忙跪下:“定安府边境的姜有为千户把谢陆明等人送到了宜沙府,实在是找不到机会下手。”
“在宜沙府为何不能?他们入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