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
书房里,合信跟利宾都没个正形。
合信的头发乱得像鸡窝,利宾的长衫皱巴巴的,两人眼下都挂着黑圈,一看就好几天没睡囫囵觉了。
“合信先生,您还是不懂清国的文化。”利宾揉了揉眼睛,声音沙哑,“咱们的读书人,在文化上傲得很,现在译人文书籍,没人看。”
“所以你想先译博学类书籍?”合信挑了挑眉,往前凑了凑,“但这些书,能吸引到读书人吗?”
利宾脸上露出点笑意,倦意却没散:“先生,在我们这儿,博学叫杂学。研究杂学的,大多科举不顺,没法步入仕途,但学问可不差。正因为没官做,他们才更容易进咱们的书局。”
陈林跟利宾聊天的时候,将现在的读书人分成两类。一类是科举成功,步入仕途的,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一定会维护科举。而另一类就是屡试不第,或者喜欢钻研偏门的,他们是可以拉拢的一类读书人。
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想将书局办大,将革新派的圈子扩展,就必须要拉拢一部分人。
合信点了点头,手指敲着桌子:“你说得对。我早想编本书,把物理、化学、天文、生物的最新成果整理整理,让你们的读书人看看,欧洲的科技已经到哪一步了。让他们开开眼!”
“好主意!”利宾一下子坐直了,眼睛亮了,“我愿意帮忙!这书就叫《博物新编》吧,这名儿国人容易接受。”
“好,好!”合信连说了两个好,又指了指译稿,“还有些专业名词,得找王先生参谋,看看怎么译才合适。”
合信会说粤语,但官话说得不利索。
译书时,最头疼的就是专业术语怎么说。
而王利宾正好能补上这个缺。
两人正说得热乎,书房门“哐当”一声被撞开。
一个穿西装的老白男冲进来,跑得气喘吁吁,领节都歪了。
这人一身劣质的西装,一看就是个管家。
合信的脸立马沉了——这人连门都没敲。
“合信牧师!”老白男抓着合信的胳膊,手都在抖,“我家老板犯病了,求您去救救他!”
“你是基布先生的管家?”合信皱着眉问。
“是,是!”管家点头如捣蒜,声音更急了,“麻烦您快点!老板心口痛,痛得厉害,快不行了!”
合信不敢耽搁,抓起桌上的药箱就往外走,跟管家一起往仁记洋行赶。
此时的租界不大,领事馆和几家大的洋行离得近,没走几步就到了。
合信冲进仁记洋行,基布已经被家人抬到床上。
他嘴唇紫得发黑,额头上全是细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