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合陈林的心意。
他转身,从身后的包裹里掏出块亮紫色绸布——只有手帕那么大,材质看着也普通,边缘还缝着简单的针脚。
可顾福昌的眼睛,瞬间亮了。
在绸布行当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他对布料的敏感,比猫对鱼还强。
那块紫绸布,在昏暗的光线下,竟像块闪闪发光的金子,牢牢吸住了他的目光。
他忍不住站起来,脚步有些急,走到陈林面前。
顺滑的胡须下面,嘴角控制不住地抽动,眼睛瞪得滚圆,连呼吸都变重了。
陈林恭敬地把绸布递过去,指尖轻轻一放。
顾福昌接过来时,手竟有些抖。
他活了大半辈子,见过的风浪多了,养气的功夫早就练得炉火纯青,可此刻,却压不住心里的激动——指尖传来的顺滑感,还有那鲜亮却不刺眼的紫色,是他从未见过的。
布匹这行,流程一环扣一环:丝绵种养、缫丝纺纱、素布织造、染色扎花。
越是往上走,利润越高,技术含量也越高。
在化学染色剂出现之前,世界各地用的都是植物染料或矿石染料。
这些天然染料,最怕光照和洗涤,一不注意就会褪色。
尤其是大红、亮紫、金黄这些颜色,更是金贵——金黄色早年还是皇家御用,寻常人根本用不起。
豪门富户的女子,都以穿大红大紫为荣,后来才有了“大红大紫”形容人飞黄腾达的说法。
可这块紫色方帕,用的绝对是他没见过的染料。
颜色鲜亮,摸着手感顺滑,看着就染得扎实——要是顾家能拿到这种染料的方子……
顾福昌的心跳得更快了,忍不住用指甲轻轻刮了下绸布。
没掉色,也没起毛。
他忽然有些后悔,刚才不该让长子来试探。
要是顾寿松真把人轰走了,顾家岂不是要错失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他抬眼看向陈林,眼神里多了几分郑重——这个十四岁的少年,绝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