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那老物件联展的门板呢?还有李叔的烟袋锅,王婶的包子笼……”话没说完,眼泪就掉了下来。
正乱着,李叔拄着拐棍从外面回来,拐杖在地上戳得“咚咚”响。“都瞅我干啥?”他瞅见公告,烟袋锅往石桌上一磕,火星溅起来,“拆就拆?咱这巷子的魂,能拆走?”
话是硬气,可谁都没底。王婶端着刚蒸好的包子进来,听见动静,手里的笼屉差点扣地上:“俺的包子铺开了二十年,这锅这灶,搬哪去?”她蹲在地上抹眼泪,“俺家那口子走得早,就指着这铺子活呢……”
吴涛举着手机冲进院,镜头都晃了:“家人们,出大事了!咱巷子要被拆了!你们快帮想想办法,咋能留住这些老物件,留住这院子!”
直播间瞬间炸了锅,评论刷得像瀑布:“联名上书!我们签字!”“找媒体曝光!这是文化遗产!”“我明天就飞过去,跟你们一起守着!”
林凡捏着公告,指节都泛白了。他走到院门口,看着那块“时光修补站”的木牌,阳光照在“补”字上,突然觉得这字扎眼——物件能补,拆了的巷子,咋补?
“凡哥,要不咱去求求?”王建军攥着刻刀,指关节发白,“俺去给他们磕头,只要能不拆,俺干啥都行!”
“磕啥头?”李叔瞪他一眼,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本牛皮笔记本,纸都泛黄了,“这是当年码头拆迁时,大伙联名的请愿书,字里行间全是力气,比磕头管用。”
笔记本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狠劲,有工人的签名,有商户的红手印,还有几个小孩画的小旗子。“当年就靠这玩意儿,保住了码头的老仓库,”李叔摸着笔记本,“现在,该咱巷子发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