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凑到工作台前,举着手机拍特写:“家人们看见没?这就是大师风范!碎了玉不心疼,反倒琢磨出大道理了!给李师傅刷波666!”
直播间里的礼物刷得像下雨,有人说“要订新雕的‘雨水’摆件”,有人说“想拜师学这股韧劲儿”,连博物馆的刘老师都发来消息,说要给新摆件留最好的位置。
王建军看着师傅专注的侧脸,突然觉得手里的刻刀也有了温度。他悄悄搬了块废料,蹲在角落里,学着师傅的样子雕雨丝,虽然雕得歪歪扭扭,却比任何时候都认真。
半夜收工,李叔的新“雨水”已经有了雏形。雨丝顺着玉的纹路蜿蜒而下,在底部聚成个小水洼,里面还雕了片落叶,像刚被雨水打落的,带着股说不出的灵动。
“成了。”李叔放下刻刀,长长舒了口气,眼里的红血丝看着吓人,却透着股亮劲儿。他把新摆件往碎玉拼起来的玻璃罩旁一放,突然笑了,“你看,新的就是比旧的精神。”
王建军看着新旧两件“雨水”,突然明白了师傅的意思。碎玉不是结束,是提醒;新雕不是重复,是重生。就像这巷子,破过、闹过,却总能在烟火气里活出精气神。
第二天一早,王建军把自己雕了半夜的雨丝废料往李叔面前一放,脸红得像熟透的桃:“师傅,您看……能看不?”
李叔拿起废料,对着光瞅了瞅,突然抬手给了他个脑瓜崩:“傻小子,雨丝哪有往天上飘的?返工!”嘴上骂着,眼里的笑意却藏不住,顺手把自己那套旧刻刀往他手里一塞,“用这套练,钝刀子才能磨出稳劲儿。”
王建军攥着沉甸甸的刻刀,心里比揣了块暖玉还热。他知道,师傅这是把压箱底的宝贝给了自己,比任何夸奖都金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