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当武则天可不容易,这需要魄力,更需要实力,显然,铁甲就是眼下最关键的实力。
想通此节,林昊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道:
“请杜统领回禀公主殿下,此事林某应下了,需要多少甲胄,但说无妨,林某必优先为公主筹措,尽快秘密送至王帐!”
杜文广闻言,一直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再次深深一揖道:
“都督,一千百副铁甲如何!”
其实杜文广心中有些忐忑,想了想终于报出了一个,在他自己看来都有些过分的数字。
“若能得一千副铁甲,殿下便能初步稳固局面!”话一出口,他又觉不妥,随后话音一转补充道:
“若是府库一时不便,五百~,三百副亦可解燃眉之急!”
他紧盯着林昊,准备迎接还价或是为难的神色。
毕竟,即便在大唐中枢,别说一口气调拨一千副甲胄,就是五百副甲胄,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和人情。
林昊闻言,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一丝弧度。
他仿佛能看到杜文广脑海中,正以长安将作监的效率来计算成本。
“三百副?”林昊语气平淡,甚至带着一丝随意,“若是只要三五百副,我现在就能安排人手,尽快筹备运送。”
杜文广先是一喜,随即心头又是一紧,随后想到甲胄那恐怖的价格。
随后他硬着头皮道:“都督明鉴,殿下在回鹘用度亦不宽裕,此番所需银钱,可否~,可否宽限些时日,或容下官回禀殿下后再~!”
他的话被林昊抬手打断道:“杜统领,这不过区区一千副铁甲,价钱就不必谈了。”
“就当我西域大都督府,献给公主殿下的一份薄礼,助她安定回鹘,便是助我大唐安定西陲。”
“什么?都督!您~,此言当真?”杜文广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脑中飞快计算:在大唐,一副上好的明光铠价值数千贯,一千副便是数百万贯级别的巨资!
即便北庭所产甲胄稍逊,按最低标准折算,也是百余万贯的天文数字,而这位林大都督,竟然如此轻描淡写地,送了?
林昊见杜文广惊愕的模样,知他仍以旧有观念衡量,便决定让他亲眼见识一番。
“杜统领,空口无凭,请随我去一趟轮台城,一看便知。”
说罢,不容杜文广多想,林昊命人备马,带着一队亲卫,与杜文广疾驰而出,直赴离庭州最近的工业区。
尚未靠近,杜文广便被远处的景象所慑,数座高耸的土窑(高炉)喷吐着浓烟与火焰,将天际染上一抹灰黑,空气中弥漫着煤烟与金属的灼热气息。
林昊勒马,指着那片繁忙区域说道:“杜统领,你看此地,年产铁料,约合三万余石。”(注:唐代一石约合60公斤,三万余石即近两千吨)
杜文广倒吸一口凉气,失声道:“三万余石?!都督,我大唐天下岁入铁料,也不过千万斤(约合八万三千石,约2500吨)!”
这意味着,仅此一地产铁量,就已接近大唐全国产铁量的三分之一,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林昊不置可否,引他进入工坊核心区域,恰逢一炉铁水出炉。
炽热的铁流如同岩浆般奔涌而出,注入砂模之中,红光映照下,杜文广只觉得热浪扑面,须发皆焦。
眼前的景象超越了他对“冶铁”的所有认知,待铁锭稍冷,他忍不住上前,触摸那尚有余温的金属块。
甚至用随身的横刀猛力劈砍,直到刀口卷刃,铁锭上只留下一道白痕,他才真正相信,这并非虚幻,而是实实在在、质量上乘的铁锭。
“有如此多的铁,已是惊世骇俗,可打造甲胄耗时费力,需大量良匠~!”杜文广的震撼还未平息,又提出了新的疑虑。
林昊不语,只是引他转向工坊另一侧,靠近一条利用水渠引来的河流。
还未走近,一阵规律而沉重的“轰隆”声便传入耳中,震得地面微颤。
戴上林昊递来的耳套,杜文广走近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