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对子女教育要求极为严格,田晓冉的父亲对其顺从。
若是一般的严格程度也不至于让田晓冉留下心理创伤。
关键在于,这份严格太过极端,到了病态的地步。
田晓冉从小到大,即使到了高中,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情,都是向自己的母亲汇报自己今天干了什么事情。
遇到了什么人。
每时每刻都要有记录。
尤其是初中有一次,孟棠和几个朋友在端午放假的时候把田晓冉约着一起玩,并拍了古早风格的大头贴。
孟棠和田晓冉不在一个初中。但小时候是一个村的玩伴。
从小到大,关系一直很好!
而这一出行,自然也是那一天田晓冉回去需要汇报的内容。
可女生之间的亲昵,尤其是孟棠和田晓冉共同的好朋友阎情倩还专门亲吻在田晓冉的嘴角的这一张留照。
直接让田母极为恼火。
“田晓冉,你是不是变态啊!你怎么会允许别的女生亲吻你啊?!你真是一点也不自爱!”
田母怒气指向田晓冉。
田晓冉很不解,小声说:“我们都是女生,都是好朋友……”
还没等她说完,田母一个巴掌拍下来,“女生就该有女生的样子!我的女儿一定不能是这个没有分寸度的样子。
还有,我的女儿一定要严肃端得起事,甜美的女孩是别人的保护对象,但我的女儿不可以是这样甜美的笑!”
那一巴掌,对田晓冉是很大的打击。
她很不明白,自己的家庭为何会对自己管教如此严格。
又为何,母亲不让自己自由的笑。
自己为什么没有和其他女生一样的自由……
直到大学毕业后,田晓冉才从奶奶那里知道,母亲有个妹妹,长相甜美,出生于千禧之前。
全家人都很宠爱这个女孩,养成的最后是这个女孩不知世事的凶险。
初中的时候被小黄毛哄骗,在全家人不知道的情况下,远赴广州说要独立生活,不要家里人管,最后失踪。
几年后,被宣告死亡。
田母以为是家庭教育的缺陷导致自己的妹妹有这样的结局。
在生了一个女孩后,她陷入万般的焦虑中,最终误入歧途,在对田晓冉的教育中,如此这般。
但知道这些又如何。
没如何。
田晓冉内心的伤痕不会因为知道这些内情就烟消云散。
即使田母在田晓冉考上大学之后,自觉女儿长大,不需要严格的家庭束缚。
不再要求田晓冉再做汇报工作。
并慢慢意识到自己的病态行为对田晓冉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还专门道歉。
可这,并不能让田晓冉和正常人一样。
伤痕,还是在那里。
田晓冉从那天之后一直严肃着。
严肃着直到工作了,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尤其是遇到几个在经历临终关怀的老人,她忽然想到自己是不是不该在“这样”的牢笼里呆一辈子。
尤其是孟棠喊她一起旅游玩耍的时候,田晓冉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
从冷清变成现在这样,热烈地回应孟棠。
甚至于,现在这边,假装着、表演着、打闹着、热情着、积极着。
和俗人无差别!
是俗人中的其中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