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法考备战 > 第234章 第五位,北魏崔鸿9

第234章 第五位,北魏崔鸿9(3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黑白官路 五条猫猫和他的水手兔子 叶罗丽水默之星辰大海 抱歉,我也是皇帝!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七零:你抢我男人,我夺你锦鲤偷养糙汉 一家三口穿年代,不做圣母不扶贫 超能力修炼指南 万历小捕快 修仙从做杂役开始

也想起靖康之变后的流离失所,战火纷飞下的家破人亡,再婚中的被家暴,身为女子的痛苦、无奈与挣扎。

她不是没有察觉到自己词风的变化。

这变化,虽然是后世人说起自己的两句词,却只要识字,都能一眼看出,自己这一生,从少女的天真到妇人的沧桑……

李清照低声说道:“那时的人,还不懂什么是‘愁’。

曾经的自己无忧无虑地笑过,后来的泪,也是真,也很痛……”

说到这里,语气抬起头,望向天边飘过的云,仿佛看见了千年之后的人们,看见他们在她的词句中找到共鸣。

她微微一笑,眼角却湿润。

“谢谢还有你们记得我。”李清照说,“记得那个在溪亭争渡的少女,也记得那个在双溪独坐的妇人。”

虽然这一生悲喜交织,但这却正是完整的自己!

*

天幕:“

……历史啊——

它总是让后人读着前人的故事,发出一声又一声的叹息:

怎会如此?

怎就至此?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一代又一代人。

无论你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还是布衣草民,

都在历史面前,都显出渺小如尘的身影。

……无论是辉煌一时的权势、难以企及的才华、令人艳羡的运道,

终究敌不过光阴流转、世事无常。

……”

*

崔鸿看到这里,想起了一些东西,深邃的眼神中满是复杂。

读史,个人的磨难在史书中不过几个字,甚至于,绝大多数人籍籍无名。

在史书上,看不见来,也看不见走。

人世这一遭,没有留下半点痕迹是稀松平常之事。

但他却知道,史书上朝代更迭,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繁衍,即使史书上对太多人的一辈子没有记载。

可这些人,正隐藏在史书记载的背后。

那在田间耕作的农人们,目不识字,地位地位的商人们……

都奉养着朝廷。

他们的人生,在史书上,在看得见的人的背后藏着。

但在史书上,有没有记载的,崔鸿都清楚一点,即使是历史上看得见的人,

他的磨难放在历史上,也真瞧不多大的浪花。

人啊!

太渺小了!

*

这一楼的评论,居然还没有结束:“

……

但正是在这“难料”之中,我们看见了耀眼的光辉。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的浩劫,杜甫或许不会成为后人口中“诗圣”;

若无颠沛流离的生活,他的诗句也不会饱含那样沉重的人间悲悯。

正所谓“词是在苦难中发展起来的(5)”……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6)……

流传千古的文字,往往不是在春风得意中写出的颂歌,

而是在风雨飘摇中沉淀的呐喊与低语……”

*

唐朝。

杜夫人眼中早已是泪水涟涟了。

世上绝大多数当娘的,都心疼自己的孩子。

“浩劫”、“颠沛流离”、“风雨飘摇”、“苦难”……

哪一个词,不是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哪一个词,不透露出杜甫这一生的复杂和辛苦?

杜闲看着还在襁褓当中眼睛睁的大大的杜甫,嘴角苦笑。

杜闲和杜夫人原不过是寻常父母,

只愿孩子一生平安顺遂,不求飞黄腾达,不求功名显赫。

至于文采与才情,若真有,那也只是锦上添花——

若有更好,若无也无妨。

可谁又能料到,这份才情,竟是在血泪中磨砺出来的?

“若是文采,是辛苦的经历中磨砺的,那能被称为‘诗圣’,又该是多少苦难换来的?”

杜闲心中满含痛惜。

想到这一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民间道士回忆录 带着游戏角色来凹凸世界 四合院:金刚曹老板,乐疯茹娥莉 阁皂山下 众卿跪地求侍寝?陛下凶狠却撩人 悍女麴凰驭龙婿 食灵猎人 嫡女重生悔婚,阴鸷王爷破大防! 快穿:救命!女主播她有邪凤命! 四合院:开局成公安,我有情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