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十一岁,嘴子山镇靠山屯人。”
“之前在哪上学,启蒙老师是谁?”
“学生未曾就学。”
李小老师回答道:“启蒙老师是名道士,现已仙逝,不好说出名讳!
请老师谅解!”
“道士?”
四人都露出惊奇之色,年轻儒者问道:“那道士都教了你什么啊?”
李小没有马上回答对方的回话,因为青山老道根本没有教过他任何启蒙书籍,更不别说那些史书经典了。
他再次向自己师父道一声歉后,缓缓开口说道:““三字经,千字文都已背过!
增广贤文、幼学琼林也读过数十遍。
还有四书五经也偶尔翻看过!”
“噢,小小年纪可不要打诳语!”
年轻儒者根本相信李小已经读过这么多书,继续说道:“那就先考你几道口义!
背诵一下三字经和千字文!”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李小十分干脆的背了起来,这些内容是经过九霄整理后的内容,完全不用担心他背的内容出错。
“五子者,有荀扬”
李小还要继续背下去的时候,就被年轻儒生打断道:“好了,再背千字文吧!”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又是一段长长的背诵,直到李小背了一小半的时候才被叫停。
“不错,那边有茶水,先喝一口润润嗓子!”
季院长似乎非常满意李小的背诵,关心的让李小先喝一口水!
李小此刻却似有些口感,也不挪捏,走到茶水旁咕咚咕咚的喝了好几口温茶。
“在背诵《论语》八佾”
年轻儒者见李小回来,继续问道。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背诵对于李小来说没有一点难度,他继续朗读下去:“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可以了!”
年轻儒者喊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