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读过的那些关于星辰的诞生与陨灭的书籍,那些文字仿佛在他眼前浮现,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宇宙画卷。
在这幅画卷中,他看到了星云的旋转、星系的交织、恒星的燃烧、行星的运转,以及行星上的花草树木、有情无情众生。
所有的物质,无一不是由宇宙之气所构成,而这宇宙之气,便是那神秘的光能量——以太能量。
虞书衡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每个人、每棵树、每条鱼……也都不过是这以太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罢了。
我们的身体、思想、情感,乃至我们的生命,都与这宇宙之气紧密相连。
所以,人族也好,大树也罢,都不过是以太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就在这一瞬间,虞书衡心中的阴霾仿佛被一道闪电劈开,那一直困扰着他的穿越成一棵树的心结,终于在这一刻被彻底解开。
他的心境变得豁然开朗,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眼前展现出了全新的面貌。
在这顿悟的瞬间,虞书衡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他看到了生命的起源,那是一种微妙而神秘的力量,从宇宙的深处涌现出来,赋予了万物生灵以存在的意义。
他也看到了生命的归宿,那是一种回归,一种与宇宙融为一体的状态,所有的生灵都将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最终归宿。
他明白了万物生灵与宇宙之间那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生命都是宇宙的一部分,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宇宙就像一个巨大的网络,而每一个生灵都是这个网络上的节点,通过这些节点,宇宙的能量得以流动和传递。
虞书衡还领悟到了更深层次的奥秘,那就是生灵所拥有的内部的左旋精神世界和外部的右旋物质世界。
这两个世界相互交织,构成了生命的完整体系。
精神世界是生命的内在核心,它决定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而物质世界则是生命的外在表现,它通过感官和行动与外界相互作用。
这两个世界的相互关系,正是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终极的秘密,也是元神和肉身的终极秘密。
虞书衡意识到,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并掌握了这种关系,才能真正实现生命的升华和超越,证道成神。
王阳明先生曾经说过:“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这句话在虞书衡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他明白了,一切事物都源自于内心,只有当我们内心清明、纯净时,才能真正洞察事物的本质。
《阴符经》中也提到:“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心。”
这让虞书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宇宙的奥秘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而万物的化生也都源于我们的内心。
佛家也讲:“心生万物。”
这与虞书衡的顿悟不谋而合。他意识到,我们的内心就像一个无尽的源泉,能够创造出无数的可能性和奇迹。
儒、释、道的圣人,无一例外都指向我们这颗七窍玲珑心。
《楞严经》中更是详细地讲述了“七处征心”的道理,指出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而是无内无外的。
无内无外!
这让虞书衡对心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既不是物质的实体,也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存在,是道之所在。
起心动念!
一念起,演化万千因果。
随着虞书衡的顿悟,他的周身萦绕着一圈浮动的道韵,那蓬勃的生机无声无息的滋润着旁边的苏小丫、后土祖巫和老白。
老白立即飘到上空,为虞书衡护法。同时催促苏小丫和后土祖巫赶紧打坐修炼。
苏小丫和后土祖巫都不是没见识的人,自然知道虞书衡顿悟激发的浓郁生机对受伤的根基和魂魄有多大的好处。
不过,苏小丫肉身可是万千星辰之力重组,整个人现在好得不得了。
所以,最后是苏小丫给大家护法,后土和老白盘腿打坐,静静地开始修炼。
那浓郁的生命力,一点点的滋润着老白和后土祖巫,将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