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与朝廷发下来的种子混在了一起。
其中一位小吏提了一件事。
“大人,小的拿到那种子后发现那2石种子比大人您从京城带回来的个头都要大,颜色也更黄一些。”
蒋康宁马上问:“大了多少?”
那小吏道:“有小的大拇指指甲盖那么大了!”
小吏伸出手露出自己的大拇指指甲盖,接着说,
“大人您从京城带回来的种子,有小的中指指甲盖这么大。”
蒋康宁和慕容世子目露震惊,居然差了这么多?!
蒋康宁:“那你当时就没有特别留出一些?”
小吏瑟缩了一下,说:“小的没见过这种子,不敢擅专,也是播种前摊晾种子的时候小的才发现的。”
种子都是放在一个个麻袋里,蒋康宁只想着这种子宝贵,两边的他都没打开看过,此刻的他是懊悔不已。
忠勇村送来的种子也就2石多一点,播种前所有的种子又分摊开晾了晾,就混在了一起。
蒋康宁当时倒是去看了,那时候种子已经混在了一起,也没人向禀报。
他只顾着感慨这玉米种子黄灿灿的真好看,没有发现混迹在众多京城种子中的那些数量较少的超大粒种子。
让这些人都下去,蒋康宁严肃道:“那应该不是所有的田都能达到亩产28石。”
慕容世子:“也可能混有别院种子的玉米地亩产还能更高点。”
可现在又如何去辨别哪些田里有别院的种子。
敕南府种下的所有玉米田,全部是一杆两穗,玉米穗都包着苞叶,也看不出哪亩田的更饱满。
慕容世子道:“那不如我们比忠勇村晚几天收玉米。
他们一亩地的干玉米最终能收多少,咱们就好判断哪几亩地混了别院的种子。”
这也是个办法,蒋康宁当即写信,并立刻喊人过来把信速速送去忠勇村交给郭子榆。
蒋康宁和慕容世子一扫平日的干净整洁,整个人都邋里邋遢的。
但两人现在根本没心思去打理自己,别人也没精神去关注两人是否干净。
衙门里的事蒋康宁暂时都交给同知去处理了,他要坚守玉米地!
结果6天后,数匹快马来到玉米田外的山坡上通知蒋康宁,御驾即将抵达敕南府,命蒋康宁做好接驾准备。
蒋康宁和慕容世子震惊万分,皇上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