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底,没那么多鲜花。
但大婚没有花就少了喜气了,用纸花肯定不行,不吉利,后来熙哥儿就琢磨出用通草和蚕丝来做花。”
周遭惊呼:“这是熙哥儿做的?”
“是蒋内官的儿子做的?”
邵云安:“熙哥儿琢磨出可以用通草和蚕丝做花,就把这手艺教给了府里的匠人,不过确实是熙哥儿先琢磨出来的。”
那也很厉害啊!
京城谁不知道蒋内官的儿子是个傻子,但后来好像“病好了”,但似乎说话还是不利索。
有说蒋内官的儿子是个小神童,可他不常露面,也没机会多接触那孩子。
能想出用通草和蚕丝做花,还做得如此逼真,难道当真是个小神童?
邵云安不是给蒋沫熙贴金正名,这通草花和绒花还真的是蒋沫熙琢磨出来的。
笔记本电脑上有储存用通草和绒花做花的教程,这两种花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年末世中二时他储存了不少相关视频。
这回为了应景蒋康宁的大婚所需,邵云安想到了这两种花,让蒋沫熙好好研究了研究。
没办法,邵云安做菜那是生来的天赋,但这种细致的活,他的指头就不听大脑控制了。
蒋沫熙有一颗聪明的脑瓜,还有一双巧手,人家对着视频就把通草花和绒花做出来了。
为了今天这场婚礼的布置,国公府这边是把能调动起来的心灵手巧的人都调动了过来,邵云安还从宫里借了人。
蒋沫熙当了回老师,把手艺传授下去。不过,他的第一个学生是妮子,做得可好了。
所以这满场的“鲜花”全部是通草花和绒花,把这一冬日的礼台妆点得犹如盛夏。
有人忍不住问:“蒋内官,这些花能不能送我们两朵,让我们也沾沾蒋知府的喜气?”
蒋康辰笑着说:“待婚宴结束,这些花都给大家带回去。”
在场的女客们都高兴极了,邵云安接着说:“大家喜欢也可以自己学来做,教程我让熙哥儿送进宫去。”
有那性情爽朗的夫人当即就喊:“瑞郡郎大义!这花当真是好看,我明日就进宫求见千岁去!”
“我也去!”
这第二场礼还没开始,女客们就先因为这花嗨起来了。
邵云安心道:“老祖宗们,你们多学学,把咱们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哈。”
